01 怀旧的主题
越来越喜欢秋天了!
昨天午后,风轻云淡,梅子、霞和我去民丰村走一走。
走过文化礼堂,看到宣传,春晓镇旅游节正从今日(10月24日)开始。
向左拐,便看到一排故意做旧的房子。
入眼就是怀旧的主题。
让人想起,那些年一起走过的日子。
的确,“怀旧”的主题真的十分能引起中老年游客的共鸣。
外墙上挂着一些辣椒、蒜头、玉米、草鞋农村之物,让人想起从前农村的日子。
其实我的小时候是没有辣椒的,印象中的江南也是不吃辣椒的,第一次对红辣椒的印象,可能是挂在北方的墙上的照片。
现在偶尔也会放一些辣椒,食堂里、饭店里经常有放辣椒的菜。农村里也有辣椒,半月前去姑姑家,看到她门前晒着辣椒,觉得很好看,蹲在那里看。
姑父说:“喜欢吃辣椒,拿去。”
我说:“不是太会吃辣椒,就是看着好看,拍张照吧”。
于是我拍了张照,小小的红辣椒放在一起,像红红火火的生活,很有图案感。
姑姑家拍的红辣椒斗笠和蓑衣小时候看见过的,家里有,平常放在偏屋里,雨天的时候如果要忙农活,父亲就会带上斗笠、披上蓑衣,在屋门前的田地上翻土呀,侍弄农作物呀!
左侧的墙上写着“青年公社欢迎您”,大红灯笼挂起来。
青花布覆盖在长桌上,估计上午在搞旅游节开幕的活动,此刻还有尾声。
梅子买了一碗菜烤年糕,也算是我们走一走民丰村的开场吧!
右侧一排是屋子,都是一间一间的小屋子。
仿佛到了七、八十年代。
有小商店、活动室、食堂等各色主题的小房子。
走进活动室,怀旧的感觉扑面而来。
正对门的是一只十分老式的黑白电视里,同我们家第一只电视机一模一样。
是父亲和他的几个兄弟合起来买的电视机,是村里的第一台电视机。
夏天的时候,把电视机搬到屋前,爷爷奶奶等一大家子一块看,村子里也有许多人来看。
印象很深,那时收音机在播放《夜幕下的哈尔滨》,电视上在放《大卫·科波菲尔》,不怎么知道电视剧内容,只看到卷曲着头发、高鼻梁的外国人,那时只图看电视的新鲜和人多的热闹,看什么并不在意,那时候还小,也的确看不懂什么。
搪瓷杯也是怀旧的事物,我是没怎么用过。不过我哥哥去上海读书时,拿去一只搪瓷杯,据说十几年一直在用,他是比我节俭。
小人书的记忆最为深刻,我在《书店旧事》里提到过。小叔叔在西街开书店时,临县的新华书店有一批小人书特价处理,一毛钱一本。三叔开着拖拉机带着姑姑、小叔、我去挑选,挑选了整整一个下午,装了整整一个拖拉机的小人书,回来,又开始分门别类整理,按书籍原价出售。
由此,小叔叔赚取了第一桶金。
看看这是什么字?
长廊的尽头是几垄田地,绿油油的菜园子充满生气。
菜地的尽头是一些人在开会,原来也是旅游节开幕的主题,“乡村旅游主题沙龙”是也。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