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邓稼先》教后记

《邓稼先》教后记

作者: 赵三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24-02-29 21:19 被阅读0次

    学习目标:

    1. 梳理文章重要信息,了解邓稼先的主要事迹。

    2. 理解文中关键语句或段落的含义,体会其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及效果。

    3. 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

          本篇课文分三课时学习:第一课时了解字词及成语的含义。注意多音字“燕”和“殷”和“锋芒毕露”中“露”的读音,注意“妇孺皆知”中“孺”的字形,还要注意“鲜为人知”中“鲜”和“死而后已”中“已”的含义;通过背景资料介绍邓稼先、杨振宁、两弹一星等,并简单介绍传记文学的特点;并通过“人物档案卡”,梳理邓稼先主要人生经历,并通过分析邓稼先个人简历中不寻常的时间节点和事件,感受其聪慧、勤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质。(在分析这一环节时,主要是以学生的分析为主,老师适当引导和点拨。

        第二节课主要分析课本第五部分,通过特定场景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人物形象。本节课中,在开篇给学生设置几个问题:一是分析引用《吊古战场文》和“五四”时期歌曲的作用,二是品读几个语句:①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②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③分析邓稼先说“我不能走”时的语气。本节课主要是学生以问题为驱动,自由交流,学生结合课文,各抒己见。在分析第一个句子时,有同学说:“邓稼先内心肯定是非常悲痛的,但作为领导者,他更是给化悲痛为力量,不能让一起工作的战友白白牺牲,加快研究速度,尽早试验成功,是对同事最好的告慰。”在分析第二个句子时,有同学说:“邓稼先的手没有抖,但是他的心在抖。作为领导者,他必须沉稳,但实验又是充满变数的。”在分析《吊古战场文》的作用时,学生们分析出了“表现环境的恶劣”;和后文他们忘我的精神状态形成反差等,但没有把现实与历史连接起来,我引导学生把历史和现实联系在一起: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一批批为了国家而放下“小我”的英雄们,他们的前仆后继,才使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要向他们致敬!

          第三节课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分析邓稼先的精神品质:一是抓住关键性的评级性语句,并通过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的对比;二是把邓稼先的选择放在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的对比,通过分析,得出邓稼先身上鲜明地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诸如克己奉公、讷于言而敏于行、处事中正平和等,同时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敦厚儒雅才养成了邓稼先独特的性格和气质。把邓稼先的选择放在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更能体现支撑他在民族危难大计面前所做的选择背后,支撑他的信念是矢志爱国、精忠报国。

          最后,概括总结为了凸显人物精神:于历史纵深中理解人物,在特定场景中认识人物,在同类对比中彰显人物,通过精当语言评价人物。

          教学反思:本篇课文篇幅比较长,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要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关键语句和段落进行分析。在课前,我让学生利用晚自习提前预习,并给出具体的预习任务。学生在几节课中整体表现比较活跃。我也有意识提问更多的同学。同时,在之后的课堂上,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表现,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给更多学生表达的机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邓稼先》教后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iq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