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时常有幼儿园老师虐待、体罚孩子的相关报道,其手段和花样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更让人难以将这些老师跟可爱的幼儿园老师形象联系起来。令家长们困惑的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在被老师伤害后没有告诉家长,而是选择了沉默呢?
对孩子而言,沉默可能是最聪明的应对方法
记得一条新闻中提到,记者问孩子为什么不把老师打自己的事告诉家长时,孩子说:“我怕妈妈担心。”在孩子看来,相对于自己所受的伤害而言,不让妈妈担心更重要。这听起来让人感觉孩子很懂事,让人有些心酸、心疼。然而,更深层的原因可能并非如此。
妈妈担心通常是因为事情不像自己期待的那样发展,从而会有焦虑的表现。在焦虑情绪的驱使下,父母往往急于纠正孩子的想法或行为,孩子就会感到自己被否定,不能被理解和被接纳。慢慢地,孩子会留下一种印象,即父母不能理解我、不懂我,我如果跟他们说一些不好的事情,他们会不喜欢、会担心,这样我会觉得自己不再是好孩子,父母就不爱我了。所以,不好的事情还是不要告诉父母了。因此,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时,为了少受批评和继续获得父母的爱,孩子最聪明的选择自然是不跟家长说,这样就切断了与家长的心灵交流,导致孩子与家长的互动常常流于表面和浅层。
一些大学生出现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后,许多父母的反应通常是感到难以置信。其实,有的大学生遭受心理困扰已经好多年了,但父母往往并不知晓,因为这些孩子很少跟父母进行心灵上的沟通。父母活在理想标准里,拒绝接受真实的孩子下面这个日常生活中的片段,你是否觉得很熟悉?
童童:我喜欢小小家的房子,她家的房子更大更漂亮。
妈妈:童童,你怎么能够这样想呢?我们家的房子虽然没有那么大,但也很好呀!(妈妈理想中的孩子是安贫乐道,不贪图享受)
童童:妈妈,我不喜欢吃红枣。妈妈:为什么呀,你不是前几天还说喜欢吃吗?(妈妈理想中的孩子是喜欢吃健康食品)
类似的亲子对话片段在生活中很常见,我们通常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然而你仔细品味一下就会发现,每一次这样的对话都是在告诉孩子:你不应该有这些想法,如果你像妈妈心目中期待的那个样子就是好的;你不是个好孩子,妈妈不喜欢你的这些想法。妈妈之所以这样回应,是因为她根本没有看到眼前的孩子,没有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情绪状态以及孩子对事情的真实想法,只是急于按照自己头脑中理想小孩的标准去评价和纠正孩子。
要知道,成人拒绝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就是拒绝真实的孩子。
带着好奇走进孩子的内心一次,儿子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得非常开心,大人在旁边愉快地聊着天。忽然,一个小朋友很郁闷地走到妈妈身边说:“妈妈,我不想在这儿玩了,我要回家。”妈妈很困惑地问孩子:“为什么不想玩了?你们是好朋友啊,在一起不是玩得很好吗?”孩子说不出原因,只是嘟囔着:“我要回家,我再也不想和他们做好朋友,不想和他们玩了。”妈妈不知道原因,试着安慰孩子,但并没有效果。我对孩子妈妈示意了一下,走到孩子身边,拉着孩子的手问:“我看到你走过来时好像很不高兴,你是不是生气了?”孩子点点头。我问:“能不能跟我说说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孩子说:“因为他们不让我玩那个小汽车,我再也不和他们一起玩了。”我说:“哦,你觉得他们不应该这样做,所以很生气,是吧?”孩子又用力地点了点头。此时,我能感觉到孩子因为内心的情绪被“看到”,已经不再是气鼓鼓的了。接下来,我针对事情本身跟孩子进行了交流。后来,孩子的情绪虽然仍然有些郁闷——那是情绪恢复的自然过程,但他不再提回家的事情,而是投入到别的游戏中玩了起来。可见,只有孩子的情绪被“看到”,他才可能听得进你说的话。
孩子的行为和语言只是他的一小部分,如同冰山上的一角,他的行为和语言不代表他的全部,他有着更丰富的内心世界,就像水面以下的冰山一样。
如何听,孩子才能对你说心里话如果父母把孩子的行为、语言或情绪看作是孩子内心世界的一种信息,就更可能放下头脑中的诸多评判,而是带着更多的好奇,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给孩子更多的心理支持。
只有孩子感受到他整个人被理解和接纳,而不只是表现好的时候才被理解和接纳,他才敢于在你面前自由地表达想法,展现他的痛苦和快乐,而不担心被否定和批评。也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可能的支持和帮助。
要记住,真实和真诚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没有建立在真实和真诚基础上的关系,不管是亲子关系还是夫妻关系,即使彼此之间有很多的爱和照顾,这种关系也是一种消耗,而不是滋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