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是不美好的尺度-《知鱼之乐》随笔

“美”是不美好的尺度-《知鱼之乐》随笔

作者: 静无波 | 来源:发表于2021-07-09 06:44 被阅读0次

·····于是要问,审美活动中可以有“美”与“丑”的观感?答曰:美丑之间暗藏着依存激励的向度指示差别,就像感觉上的甜、香、臭、苦其实引导着能量多寡和毒害程度之间的代谢取舍一样。譬如,细腰肥臀的女性优柔之美其实来自于骨盆大小是否有利孕育胎儿的恰当尺寸;虎背熊腰的男性阳刚之美实际渊源于筋骨健硕必然有助种间种内的生存竞争;鲜花绽放流露的是植物正当繁殖旺盛状态的生机盎然之美;残荷败柳显示的是生命趋向凋零收敛阶段的萎谢颓然之丑;春夏之明媚在于万物复苏;秋冬之萧瑟在于寒霜肃杀;·····如此而已。可见,一切美学问题不外乎生灭之间,不外乎损益鉴别,不外乎存续照应。

   显然,说到底,美的实质全在于维系依存······         

随笔:

 这篇关于“美”的文章,非常艰涩难懂。读完后,唯一的感觉就是:世界没有任何一桩事情是与“存在”或“保持存在”无关的,“美”也不例外。“美”的背后,是和“存在”相关联的某种我们无意识的尺度。

赞美与批评之5:1的刻意练习:

昨天接受三川玲公司的微信采访过程中,回顾孩子的成长历程,孩子妈早年安排的玩耍为主的早教、游乐场非常大的幼儿园、以及大量绘本的租赁,的确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起了很大作用。这一点上,的确要给孩子妈报以大声的赞美。孩子目前的学习兴趣,不仅仅是我言传身教的结果。所以,发现身边的好,这一点我还做得不够。

相关文章

  • “美”是不美好的尺度-《知鱼之乐》随笔

    ·····于是要问,审美活动中可以有“美”与“丑”的观感?答曰:美丑之间暗藏着依存激励的向度指示差别,就像感觉上的...

  • “美”是不美好的尺度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苏东坡 画家齐白石曾说,“美”的意境全在似与不似之间。...

  • 知鱼之乐

    如果你觉得《物演通论》太晦涩,可以先看《知鱼之乐》。 同样出自王东岳,《知鱼之乐》是一本哲理随笔,汇集了作者数十年...

  • 有乐便足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子非鱼,吾非子,鱼之乐鱼知,子之乐子知! 吾之乐鱼之乐,鱼之乐吾...

  • 【越读·手抄】No.33

    No.33人类追求完美,但不可能实现,人生而不美。人说到底不过是自然衍存进程的一种过渡形态。——《知鱼之乐》

  • 《知鱼之乐》阅读随笔(持续更新中)

    近期利用各种间隙,阅读王东岳先生的哲学随笔《知鱼之乐》,王东岳先生同时还有一本《物演通论》,据说晦涩难懂,哲...

  • 鱼之乐

    庄子曾言:“汝非鱼,安之鱼之乐也?”若汝非鱼,何须知鱼之乐,亦未尝知之。如一人为鸟,只识鸟之乐,鸟之乐与鱼之乐不...

  • 无用的哲思-《知鱼之乐》随笔

    …… 哲学旧称“形而上学”。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活在“形而下”的直观世界里,所以不懂哲学应当丝毫不碍于生存。但我以为...

  • 东岳先生归隐大课分享(1)| 为什么存在存在,但无却不存在?

    东岳先生的课在混沌和喜马拉雅上都有。2年前开始接触。《物演通论》放弃下手,读过随笔篇《知鱼之乐》。2018.12....

  • 东岳先生归隐大课分享(2)| 知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存

    东岳先生的课在混沌和喜马拉雅上都有。2年前开始接触。《物演通论》放弃下手,读过随笔篇《知鱼之乐》。2018.1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是不美好的尺度-《知鱼之乐》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ix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