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要问,审美活动中可以有“美”与“丑”的观感?答曰:美丑之间暗藏着依存激励的向度指示差别,就像感觉上的甜、香、臭、苦其实引导着能量多寡和毒害程度之间的代谢取舍一样。譬如,细腰肥臀的女性优柔之美其实来自于骨盆大小是否有利孕育胎儿的恰当尺寸;虎背熊腰的男性阳刚之美实际渊源于筋骨健硕必然有助种间种内的生存竞争;鲜花绽放流露的是植物正当繁殖旺盛状态的生机盎然之美;残荷败柳显示的是生命趋向凋零收敛阶段的萎谢颓然之丑;春夏之明媚在于万物复苏;秋冬之萧瑟在于寒霜肃杀;·····如此而已。可见,一切美学问题不外乎生灭之间,不外乎损益鉴别,不外乎存续照应。
显然,说到底,美的实质全在于维系依存······
随笔:
这篇关于“美”的文章,非常艰涩难懂。读完后,唯一的感觉就是:世界没有任何一桩事情是与“存在”或“保持存在”无关的,“美”也不例外。“美”的背后,是和“存在”相关联的某种我们无意识的尺度。
赞美与批评之5:1的刻意练习:
昨天接受三川玲公司的微信采访过程中,回顾孩子的成长历程,孩子妈早年安排的玩耍为主的早教、游乐场非常大的幼儿园、以及大量绘本的租赁,的确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起了很大作用。这一点上,的确要给孩子妈报以大声的赞美。孩子目前的学习兴趣,不仅仅是我言传身教的结果。所以,发现身边的好,这一点我还做得不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