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鱼之乐》阅读随笔(持续更新中)

《知鱼之乐》阅读随笔(持续更新中)

作者: 浮云狒 | 来源:发表于2017-07-03 18:07 被阅读0次

      近期利用各种间隙,阅读王东岳先生的哲学随笔《知鱼之乐》,王东岳先生同时还有一本《物演通论》,据说晦涩难懂,哲学类书籍大抵都晦涩难懂,罗胖建议先阅读《知鱼之乐》这本相对浅显的随笔,本着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我开始了解这位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和成果,本想阅读完以后再做个学习笔记,但是发着这本书晦涩难懂的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为了借助写作这个工具,把我混乱的思维整理出来,我打算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或者有意义思考结果都做个记录,持续整理更新,各位朋友如果有何高见,欢迎留言指教,也可以直接喷我。

      “美”为何物?

       最深刻的三位大哲(柏拉图、康德和黑格尔)都把美的渊源归于“理念”,那是由于客观的东西你尽可以信手拈来,获取的瞬间遍丢失了美感,唯有将其化为意蕴,涵蓄心田,美的芬芳才会弥漫开来。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桩事情是与“存在”或“保持存在”无关的。

       先说说“感应”,万物均有“感应”,感应又为“感”和“应”,“感”即物质之间的相互感知,“应”即是指物质之间相互“应对”“应答”从而达到一种依存状态的动作。比如质子通过电磁感应感知到电子,然后相互应答依存,形成一个氢原子。这个过程是瞬间完成的,既“感”的过程就是“应”的实现,“应”的一瞬间就是感的终结,瞬间形成了一个氢原子中质子和电子的依存状态。

       物质演化到人类以后,“感”和“应”已经完全分离分步骤,产生了两个潜在后果:

       1、人类感应属性的不断增强是一个主观性壮大的过程,它使我们对客体的感知叠加上了越来越多的主观属性,进而不可避免的失“真”。

       2、由于“感”的主观性越来越强,“感”越来越失真,他和“应”的分离间距必然越来越大,“感”和“知”存在断裂的危机。

      “美”由此换发,他呈现为一系列诱惑式的吸引力,从而在主体与客体之间、以及感与应之间保持某种必要的牵拉引力,“美”存在于感与应的分离错位之间,是促使感与应之间达成配合的一种心理作用。

     由此,美存在这样的状态:

     凡是切实的都是不美的(因为“应”使“感”落实为无趣的“在”),

     凡是不实的亦是不美的(因为“应”毕竟是“感”的目的)。

      读到这里已经完成一个逻辑链条的脑洞大开关于“美”的定义,前面的我暂时没有找到证伪的漏洞,但是“凡是切实的都是不美的”这个结论我心存疑问,有很多我周边的客体,例如一个手机,一辆豪车,等等,我感知到他,并通过相互的应答,形成一种依存状态之后(手机作为我的大脑外设,豪车作为我的双脚外设),我依然感到他们是美的,如何解释?还是说,我对手机和豪车的感受并不是“美”,而是一种获得的“幸福感”?这两者如何从逻辑上定义区分?

      此外,文章还将美划分为自然美和艺术美,简单来说:

现实美是指两种情况下产生的美:

1、当“感”无法当即有所“应”的时候,必须借助“美”的诱惑来保持牵挂。

2、主体无法与所有对象同时发生占有关系或“应的实现”,但由于“存在”的依存需要,也不能允许那些未能直接联系的对象完全脱离自己的视野和关注,于是借助于“美”将这些对象收拢起来,建立某种“非应的联系”或者“应的指南”

上述两种处于“感”与“应”之间的状态或者粘合剂,是现实美。

艺术美就比较抽象难懂了:

首先,艺术美只存在于人类的创造活动中。它源于“应后的抚慰和观审”,属于“应后的美”。这一点跟“美”的定义有所矛盾,既然“应”了,何来美?我理解是这样的,“应”之后产生了新的感应需求和分离,于是产生了艺术美。

由于人类具备充分的感知代偿和最纷繁的依存对象,这种过度烦乱的生存方式(这个细说起来也比较复杂)造成了“应得”混乱,由于烦乱的感应产生了焦灼感,需要抚慰,将其过滤为“应的观审”,使自身从“无以为应”的紧张中脱失,在这种情况下与“应”相伴的“感”才会呈现为艺术美的美感,即焦灼化的应之超脱和超脱化的感应观审,一方面完成了心理存态的临时调适作用,另一方面实现了与感应扩展的心理紧张同步进化的“艺术的升华”。这么想想,视乎回答了我拥有某一个客体之后依然会觉得这个客体“美”的原因。

总之,“美”其实是一种代偿作用,弥补“感应”活动中的裂缝以及紧张焦灼感。

……持续更新。

相关文章

  • 《知鱼之乐》阅读随笔(持续更新中)

    近期利用各种间隙,阅读王东岳先生的哲学随笔《知鱼之乐》,王东岳先生同时还有一本《物演通论》,据说晦涩难懂,哲...

  • 知鱼之乐

    如果你觉得《物演通论》太晦涩,可以先看《知鱼之乐》。 同样出自王东岳,《知鱼之乐》是一本哲理随笔,汇集了作者数十年...

  • 有乐便足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子非鱼,吾非子,鱼之乐鱼知,子之乐子知! 吾之乐鱼之乐,鱼之乐吾...

  • AndroidUtils

    多年开发Android积攒下来好多常用的工具方法,保存在随笔中,持续更新。 TimeUtil ScreenUtil...

  •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知鱼之乐》随笔

    ······在这里,我只想顺便多说几句闲话,借以回应常有人提及一个小问题:你为何选用“子非鱼”作为笔名?答曰:我不...

  • 东岳先生归隐大课分享(1)| 为什么存在存在,但无却不存在?

    东岳先生的课在混沌和喜马拉雅上都有。2年前开始接触。《物演通论》放弃下手,读过随笔篇《知鱼之乐》。2018.12....

  • 东岳先生归隐大课分享(2)| 知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存

    东岳先生的课在混沌和喜马拉雅上都有。2年前开始接触。《物演通论》放弃下手,读过随笔篇《知鱼之乐》。2018.12....

  • 持续更新中……

    【洗脸小常识️】 洗脸方法正确才能减少皱纹、延缓衰老: ❶、 洗脸前先洗手 ❷、 用❸❺℃左右温水洗脸 ❸、记得洗...

  • 持续更新中…

    合并报表进行中,我的双眼不在状态,笔杆儿也快撑不住我的脑袋,课件怎么这么难,工作压力怎么这么大。 看着壮实的大王,...

  • 持续更新中

    酒逢知己饮、望断天涯事 何日得浮生,偷得半日闲 持续码字中的感觉:文字是一扇窗,当你打开着这扇窗时,你我之间就开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鱼之乐》阅读随笔(持续更新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lz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