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子》不一样_第五十章_出生入死

《老子》不一样_第五十章_出生入死

作者: 挤挤地铁就怀孕 | 来源:发表于2018-04-14 15:02 被阅读0次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原文]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p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zhǎo),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推敲]

 
  1.出生入死:出了生门,就等于开始步入死门。
  2.徒:步行。
  3.十有三:古人用于数学上的“有”,相当于“又”,是加法而非除法。
  《史记·律书》曰“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
  “十”,意味着终点。“反者,道之动”,事物发展到极致,就会反向展开新的行程。每一个行程的起点,都是上一个行程的终点。环环相扣。这是华夏传统文化中“圆”文化的来源。所以,必须是“十”,只能是“十”。把“十”换成“一”,就会变成一条孤零零的“线”,无法体现“反”的这一层意思。
  把“一”到“十”比作人生。“一”相当于婴儿呱呱落地的阶段。“三”,相当于婴儿长成孩童,开始学会走路,行程正式展开。所以,必须是“三”,只能是“三”。
  把“十有三”理解成“十三”也不恰当。这样,会无意识忽略两段行程之间的衔接,所以,必须是“十有三”,只能是“十有三”。
  4.死地:死的行程走到“十”,就到了终点,“死地”。“善摄生者”,总是“敝而不成”,连“三”都不一定到,更不用说“十”了。所以,这样的人,“无死地”。
  5.生生:指不受限制地生长。
  6.盖:表示推测,大约,大概。
  7.摄生:“摄”,指耳提面命,控制对方。“摄生”,指掌控生死。
  8.兕:古书上所说类似犀牛的一种独角异兽(一说就是雌性犀牛)。
  9.被:遭受。
  10.措:摆放。

[意译]

 
  出了生门,就等于开始步入死门。
  生的行程正式展开,以“十有三”这个位置为起点。死的行程正式展开,以“十有三”这个位置为起点,人们从生的行程跳到死的行程,中间这一段行程,也以“十有三”这个位置为起点。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因为人们总是让它不受限制地生长。
  据说善于掌控生死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兕、虎之类的猛兽,在战争中也不会遭受武器的伤害。兕没有地方投它的独角,虎没有地方放它的爪子,武器没有地方容纳它的锋刃。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因为他没有“死地”。

相关文章

  • “出生入死”词义浅释

    “出生入死”一词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老子在本章中讲的是养生之道。“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 第五十章 善摄生者,其无死地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5个笔记 第五十章 善摄生者,其无死地 >> 出生入死。 生之徒[1],十有三[2]; ...

  • 有感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

  • “人之生動之死地”

    《老子》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主流解读多把生死坐实,即生理...

  • 50-1 出生入死

    50-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民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

  • 共学《道德经》第50天

    共学《道德经》第50天2022年4月6日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原文】 出生入死①,生之徒②,十有三③;死之徒④,十...

  • 《老子》不一样_第五十章_出生入死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 初识《老子》第50章

    第五十章八十八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生而动,动皆...

  • 2019.01.08晨间日记

    起床:8:10 就寝:12:00 心情:生气 午休:30min 昨日感悟: 《道德经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

  • 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百度上解释是:形容冒生命危险,毫不顾忌个人安危。今天看余秋雨的《老子通释》这本书,看到关于:《老子》第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不一样_第五十章_出生入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jl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