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领导班子中,副校长既是一个重要岗位,又是一个特殊角色,说它重要,因为副校长是一校之长的左膀右臂,校长对某些重大事情的拍板定案大多数来自副校长给出的主意;说它特殊,因为副校长在领导群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为此,我认为做好副校长工作,关系到领导班子建设的整体水平,关系到集体领导决策的正确方向,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副校长应该怎样工作,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一、服从而不盲从。在领导班子中,校长只有一个,而副校长则多个,副校与正校虽有一字之差,但职务级别不同,权力范围不同,承担责任不同。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副校长是校长的助手,其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是“大王”与“小王”的关系,同时也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校长是一面旗帜,打向哪里,副校就走向哪里。换句话说,副校长须服从校长,没有服从就没有领导,没有服从就没有向心力,没有服从就没有成功。因为校长是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学校这个集体的总指挥官,是集体中领导的领导。
从理论上讲,副校服从正校天经地义,但在实践中并不意味着对正校的盲从。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副校长是服从,还是盲从?我认为:不能盲目服从,我们要动脑分析,用心思考,多角度考虑,深层次分析,分清利弊,然后创造性地执行任务。等事情办完后,要及时向校长汇报,概括说明没有执行校长的充分理由,明智的校长也就不会有啥想法,还会给予充分的肯定、高度的赞扬。
二、到位而不越位。在学校领导集体中,不管校长也好,还是副校长也罢,不过是岗位不同,分工不同,但育人育才的奋斗目标是相同的。因此,都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大而言之,为了学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小而言之,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活得潇洒,活得快乐。在工作中,副校一定要大胆,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啃硬骨头,迎难而上,还要敢于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要做到横到边,纵到底,有鼻有眼,有棱有角,有根有蔓,让领导放心,让教师满意,让学生认可。对自己的工作要分管到底,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副校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能自己解决的一定要自己解决,一定要认清“孩子哭抱给娘”的做法是最愚蠢的,绝对是下策的下策。除非是重大问题,涉及到面广、事杂、人多、钱大,超出了自己的管辖范围,自己不能解决,也根本解决不了,才能上交给领导,否则,决不能把矛盾上交。领导愿意听的,绝对是帮助下属定的多种方案而选择最佳的办事方案,而不是自己一点没有思路而让领导出主意。
三、分工而不分家。校长和副校分工不同,校长管全面,副校管一片。分工是为了提高效率,分工是绝对的,没有分工构不成有序的工作循环,也分不出工作的优劣,只有明确分工,分清责任,才能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才能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我校而言,有教学校长、德育校长、后勤校长,三个副校长都有明确的分工,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但是他们之间的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的。如果把副校长的分工看作是校长的“分力”的话,那么如何使各个“分力”达到力量最大,效果最佳,产生一种新的远远超过各“分力”简单相加的新的力量,这就要做到分工不分家,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做到: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制度上分,关系上合;业务上分,效果上合。
四、补台而不拆台。在一般情况下,校长都是由政治比较成熟,领导经验比较丰富,业务水平比较高,工作能力比较强,领导才干比较全面的同志担任,但这并不是说副校长就难以有所作为了。古人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客观世界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千变万化的,而我们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由于种种原因,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谁也不能了事入神,谁也不能天衣无缝。在现实生活中,副校长正是走向校长的必要阶梯,副校长岗位也是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如果没有副校长的工作经历,即使干上校长也不会长久,那是因为它不符合选人、用人的客观规律。实践证明:能做好副校长,也能做好校长;副校长做不好,做校长也不行。因此,我认为做好副校长首要的一点,就是为校长补台,为其他副校长搭台,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从而达到一个共同的理想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