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以后,回想小时候被大人强加了很多的词语,心里很不是滋味,长大后自己仔细品味,琢磨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且让我来说道说道。
第一个词,倔强。我小的时候,很多次被我妈形容为倔强。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而我只不过是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后来,我仔细琢磨了这个词的用意和含义。细思极恐。放在我妈说我倔强的那个情景下,一个孩子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是倔强。而换种说法其实是有自己的主见,但是碰到不贤明的父母就会给孩子贴上莫名和不负责任的负面的标签,然后伴随孩子成长的就是一些负面的东西。而我坚持自己的那个东西,是我认为对的,孩子虽小,也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的。但是很多大人,是不会细细去考虑孩子的想法,反而会简单粗暴地给出一个“倔强”的评语,将孩子的自主意见表达给抹杀了。后来,我总结了下,倔强这个事根本不存在,只是有些人用来形容别人跟他所主张的东西不同的一个不满意的评价,由此也足以见到其中的不负责任和自私。因为别人跟他意见不一致,或者没有站在他那一边上,就随便丢给别人一个标签。这在很多家庭里都存在,开明的家长除外。大多数家长看到孩子坚持自己的想法或者没有站在他那一边的时候,就会采用这种语言暴力来控制孩子,以迫使孩子站在他那一边,抹杀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7417/1bd4623d3e0f9b2e.jpg)
对于有些人,不想认真对待孩子或者其他人的人,就会拿这个随便贴在别人身上,用来控制别人。很多人,仔细想一下,大概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如果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是倔强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是有很多要“倔强”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社会上的人才多姿多彩,有了更多用心做事用心做人的人。
第二个词,骄傲。我爸喜欢形容我骄傲。我也是不知道为什么。不过长大后,我懂得了。发现那原本跟骄傲搭不上一点边。还记得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成绩单上的分数是很多小朋友都羡慕的分数,当然我很高兴,甚至兴高采烈。但是,拿回家给爸爸看,他看到我的表情开始说我不要骄傲。小小年纪的我,根本不懂什么是骄傲,只是觉得自己取得了好成绩高兴而已,谈不上骄傲的地步。这也是很多成年人喜欢给晚辈施加的标签,他们自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继承下来的一套未经推敲的理念就随意地施诸于别人身上。我想真正的骄傲应该是那种见人就炫耀自己多好多厉害,并且看不起别人的那种行为,或者看到别人不如自己就嘲笑或讥笑。相反,我从来没有那样对过别人。小的时候,看到别人学习成绩不好,我会主动帮助别人,从来没有因此瞧不起别人,没有嘲笑不如自己的人。我爸的这种评语让我思考了很久,通过思考我发现了真实的自己,也厘清了很多混淆是非的词语含义。当年我的被肯定的人之本性被这一随意的、不负责任的评语给压抑了。想想一个小孩子需要得到双亲的肯定没得到,得到的却是压抑和否定。然后顶着这个不切实的评语,对于自己应得的肯定和赞扬总是小心翼翼,不敢要求别人,而内心又想要别人肯定。这种人之常情的需求表达一度被阻碍,以至于当我做出好的事情时不敢表达高兴不敢表达开心,如果表达得开心点,就会有人借此安加其他的标签。人表达自己的开心,无可厚非。或者有的孩子有些方面比别的孩子出色,那也是允许的存在,这种情况下,出色的孩子得到肯定是人之常情。当有些居心不善的人看到你做出成绩时不仅不会祝贺你,反而会借此加上骄傲的名号给你。这是一种控制别人的手段,警惕。一个做家长的都可以这样来控制自己的子女,更不要提外面纷纷杂杂的社会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7417/eefe111206213b95.jpg)
由这个词衍生出来的另一个近义词,傲气。这个词,也是一种错误的存在。如果不是这个社会险恶丛生,阴暗遍处都是,人们不会害怕暴露自己的能力。正因为那些阴暗和险恶的存在,使得所谓“暴露”的人被冠上了傲气的存在。而对于傲气,民众又有两种解读和对待。有钱有势的傲气,民众不敢招惹,只敢膜拜,无钱无势的傲气,民众就反之放肆招惹,甚至联合起来欺侮。换一种说法,自己傲气的时候理所应当,看到别人傲气的时候就是为我不容。
第三个词,任性。也是被很多大人形容孩子的一个词。几乎每个家庭都会使用这个词来形容孩子。这里面可能会有真的任性存在,但是大部分我敢说都是大人、家长不愿意满足孩子需求的一种推诿。小孩子的心灵绝大部分都是纯净没有侵淫太多社会不良习气的,因此孩子会提出很多在大人看来“不可思议”或者“异想天开”的想法,有的大人会耐心地非常有爱地跟孩子讲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这个需求,跟他讲道理,有的家长则会武断地判定孩子任性。有些需求是正当的孩子心理的需求,有些可能是超出父母能够满足的需求。还有一种,如果父母能满足但是出于各种原因,私心或者不能够而不满足孩子的需求,就会给孩子贴一个任性的标签。我曾经顶着这个标签生活了很多年,长大后,我发现很多过去没有觉察到的背后,都是私心夹杂的存在。而这种不负责任的对待子女的方式,到了我成年以后,他们依然没有改变,足见这种控制论给人造成的影响有多深。社会被这种四处所在的控制论统治着,影响着,连家庭子女教育也不能避免。而且他们认为理所应当,心安理得,丝毫不顾别人的心理和感受。
这个词,成为一个控制论的另一个词。造就了很多不应该的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7417/46e26eeeca2c69cf.jpg)
第四个词,功高震主。这个词似乎有点敏感。很多人喜欢拿这个带有政治色彩的词来形容职场中有能力的人。这个词也是我们的老祖宗发明用来控制和排挤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的。
查了下百科,功高震主这个成语源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功高震主时,意味着危险将不期而遇。虽然是久远时代的用词,但是在现代社会仍然被广泛使用。一个人要达到功高震主的地步,那是不得了的存在。一般人,没有一定的背景和权势,如何能到得了功高震主的地步。因此,现代社会人使用这个词的用意只是因为遇到了某方面强于自己的人而人为夸大化强加给别人的意图。真正的功高震主者必定是力量不相上下。如果一个人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那么早就有明眼人把他挖走,也不会仍然处于一个臣子的位置。而当做老板的不想认真对待有能力的下属时,就会使出这么一招来压制下属。如果下属的能力真的很优秀,贤明的老板会给他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俗话说,请比自己优秀的人会让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好,请不如自己优秀的人会让企业走下坡路。企业做大的老板都是任人唯贤,提拔重用有能力的人,然后他们创办的企业就比其他的企业走得更快,发展得更好。毕竟,现在是一个人才至上的社会,谁掌握了人才,谁的企业发展就走在时代的前列。而怕的是,有些企业不是想着怎么留住好的优秀的人才,反而是舞弄些所谓的政治手腕来逼迫人才流失,相比之下就跟真正一流的企业拉开了距离。也难怪最好的人才都去了一流的企业。然后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永远赶不上一流企业的发展。
我了解了几个一流的企业,发现他们的老板都是非常自律、会定期展开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的,这样的好老板不愁他不会将企业做好做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老板,有些老板不见得真的会认真对待人才,反而会故意排挤你。但是不代表这个社会没有重视人才的老板,那些走在时代前沿引领别人前进的卓越企业必定是有着重视人才的老板。
这些善于控制员工而不是信任员工的老板,也绝对不会对你真正地重视。这是社会的大部分现实。不晓得像微软、苹果这样世界数一数二的企业是否存在这种压制的现象,但是似乎从来没听到员工说自己被压制的传闻,都是说公司提供很多发展可能。由此可见,越是优秀的老板,越是愿意去发掘和激发员工的潜力和能力,希望他们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精明的老板,会为员工提供最好的东西,让员工开心了,企业的发展也就不成问题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7417/f3bee8b74bfe0813.jpg)
再有人说你功高震主的时候,仔细想想是不是那么回事,还是只是老板用来控制和压制你的一种手段。我们每个人都想被重视,都想自己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如果你有能力,而老板不想重视你,那就不是你能控制的事情了。因为有能力的人大有人在,别人他不去压制,却来压制你,必定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无论如何,都是不利于己的存在。
能力强不是应该被重用吗?为什么遭到了排挤?你的能力真的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了吗?需要你好好想清楚。不要成为被人耍弄的对象。
现在只研究了这四个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认知。以后会继续带来其他的词的解读。
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打个赏支持下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