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散识》教义卷☯承负

作者: 喜帝洲盟樂園 | 来源:发表于2019-07-08 21:52 被阅读3次

道教的"承负"之说,源自《太平经》,意思是说,前人有过失,由后人来承受其过责;前人有负于后人,后人是无辜受过,这叫承负。换句话说,即前人惹祸,后人遭殃;如果为善的话,则是前人种树,后人遮荫。另外,天地人三者共生,长养财物,欲多则生奸邪,以至不可复理,直到财物穷尽才知返回虚无之本源。

  天道的循环承负报应,是因人作恶和嗜欲造成的,并给后人和自然界(包括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为免人们遭受危害和灾祸,人们应当学道、信道、修道,以解除"承负"之厄。信道修道就是要求人们遵循"道"的行为准则,按"道"意来处世行事,积功累德,好善利人。

  后来,道教认为"承负"之说是反乱天道之辞,为天地所不喜悦,提出应以现世之"善恶报应"为教义,吉凶祸福乃是个人行为善恶的必然报应。认为上有日月照察,身体中有心神与天相接,有诸神疏记人的善恶,道教之中有承负之说,作恶之人必遭报应,只有顺应天道,学道、信道、修道的人,方能与自然相融与和谐。无论大小,天皆知道,到了一定时候,天便据其善恶,予以赏罚;对善者赐福、增寿,对恶者则降福、减寿,还要把他的鬼魂下入黄泉,打入地狱。


联系道长获取《玄门散识》完整版!

道长QQ:364618948

电话:18045933058

微信:13945602522

相关文章

  • 《玄门散识》教义卷☯承负

    道教的"承负"之说,源自《太平经》,意思是说,前人有过失,由后人来承受其过责;前人有负于后人,后人是无辜受过,这叫...

  • 《玄门散识》教义卷☯“道”

    ☯道的含义 “道”是道教的最高教理,道教的全部信仰和修行都是以“道”为核心的,道教的一切经典,无不宣称其根本信仰为...

  • 《玄门散识》教义卷☯“一”

    《老子》中的“一”是指天地万物产生形成和正常运作的普遍本质,其意义同于“道”。道教承袭道家之说,并加进宗教神学的内...

  • 《玄门散识》教义卷☯“无”

    老子认为,“道”无形、无名、无声、无色、无极,但却化生万物,没有穷尽,所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的“无”即...

  • 《玄门散识》教义卷☯“玄”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曾多次使用“玄”,如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意义为渺冥幽远,是对“道”或“德”的一种形容。...

  • 《玄门散识》教义卷☯太极

    太极,最早见于道家经典《庄子·大宗师》,所谓"太极",是指道的性质和状态,非实体概念。《周易·系辞上》中的太极,是...

  • 《玄门散识》教义卷☯动静

    动为变动之意,静为静止、不变之意。老子《道德经》中认为万物变化无常,最终归于虚静。道教吸取老子这一思想,并加以衍化...

  • 《玄门散识》教义卷☯玄德

    道家称万物有得于"道"者为"德","玄德"即幽渺深远之德。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长养万物而不自居有功,不作主宰,...

  • 《玄门散识》教义卷☯道教教义概述

    ☯道教的核心宗旨 道教教义的核心宗旨是仙道贵生。道教“仙道贵生”的教义,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秦汉时期的方仙信仰...

  • 《玄门散识》教义卷☯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相传是四千多年以前,于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索天地之炁机,研究五行(金木水火土),然后作出甲、乙、丙、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玄门散识》教义卷☯承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dz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