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新媒体文章是学习新媒体写作的最好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拆卸:
1. 选题
作者为什么选这个选题?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能够击中读者痛点。比如说《年轻人你为什么这么忙还这么穷?》这一下就撕开有些年轻人忙碌却迷茫、效率低或者假自律的现状,引发读者思考。
2)能够引起读者共鸣。比如《我的妈妈才八岁,请原谅她》,这一选题就击中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亲情
3)切中读者知识盲区。补充读者刚需的知识,比如《只需要三步,让你的PPT焕然一新》,PPT作为职场人士的必备技能,看到这个标题就很想点击阅读。
2.拆解文章的结构
新媒体文章一般格式——观点+素材+论述。我们在拆解文章的结构时,要采取先宏观,再微观的顺序,先把握文章大的脉络和框架,找出文章的起承转合,然后再局部拆分,思考作者意图。
注意若结尾部分不是简明概要一句话,就可以单独做拆分。因为结尾是对主题的凝练和升华,一般会采用名人名言、或者权威理论做结尾,增加文章真实性和可信度,因而也还会产生不少金句,注意积累。
3. 细化文章素材
文章素材拆解时,一定要仔细想想这个素材属于什么类型,作者在这里引用有什么目的。
素材一般分为身边故事素材、热点素材、书籍情节或理论摘要、名人事迹等。这几个素材类型一般也各有用处。如故事类素材放在开头可以快速带读者入情境;热点类素材自带流量,言之有理可引发读者思考转发;书籍理论则可以增加文章权威性等。
拆解时,一定要想这个素材为什么放在这个位置,辅助证明什么观点;这个素材还可以用于什么样的选题(这一步类似于打“tag”标记,便于分类管理查找);这个素材和其他素材有什么联系(有时候两个素材一正一反对比论证)。
多思多想,以爆款文章为师,学别人的“模板”“套路”,化为己用。这就是拆解文章最大的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