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相信的力量,信则灵,这一点已有实践和科学的论证,这里不再罗列、赘述,最起码80%的可信度(严格说来也得考察这句话信度与效度)。
信则灵,我相信这句话。我相信人是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很少以固定的认知去评价一个人。我相信我是有好运的,所以常常在别人认为有风险的情况下赌一把……同时如果相信一个人,这个人也会按照你相信的样子发展,正如罗森塔尔效应所展示的。我们相信孩子是个天才,孩子真可能会按照我们的期待发展,不成为天才,也会成绩斐然。儿子刚出生时,我真笃定自己的孩子会很优秀、很出色、与众不同,(到后来才发现,每个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都这么想),因为这个想法,儿子发展的很不错:幼儿园时,那么爱看书,记忆力那么好、表现欲望那么强(曾经不穿上衣就敢跑到舞台上表演)……不知从何时起,我对儿子的期待低了、信任度也低了,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缺点、不足。慢慢地,儿子表现欲不佳、和人交流的越来越少……
现在对儿子坚信的地方:他一定能瘦下来,一定能勤快起来,一定能适应初中生活,一定能比小学时期活跃。一定能独立自主地学习,以后也一定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不错。
坚持这些信赖、期望,孩子就会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如果有一天我动摇了,可能会朝着另外的方向发展,正如小学时期的经历。
为什么不相信,是因为发现了一些信息,这些信息改变了我们的信念。孩子有这么多缺点,会是我希望的样子吗?不可能的,几件事情都证明孩子不是我希望的样子……于是我们不相信了。
李老师每天喊着信则灵、听话照做,但是他的有些话还是不相信,比如说先诊断后治疗,误诊一定误治。明明有很多不需要诊断,直接针对症状下手就可以改变的,很多疗法认为诊断是贴标签,不利于症状的消除(咨询的首要目标是消除症状,其次是心理提升);比如说一定要问咨询目标,但是来访者有时候也不知道咨询目标,需要我们去帮助ta梳理咨询目标。等等。
信则灵,你相信就会灵。关键是如何100%地相信,需要我们自身的经验阅历认知综合能力,有些人容易相信他人他物,有些人不容易相信,有些人找到足够的证据才相信,还是跟人格有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