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简友广场
读《太平广记选》之李光弼

读《太平广记选》之李光弼

作者: 闲钓银河月作钩 | 来源:发表于2023-09-12 11:54 被阅读0次

    李光弼讨史思明,师于野水渡。既夕还军,留其卒一千人,谓雍颢曰:“贼将高晖、李日越、喻文景,皆万人敌也。思明必使一人劫我,我且去之,子领卒待贼于此,至勿与战,降则俱来。”其日,思明召日越曰:“李君引兵至野水,此成擒也。汝以铁骑宵济,为我取之。”命曰:“必获李君,不然无归!”日越引骑五百,晨压颢军。颢阴濠休卒,吟啸相视。日越怪之,问曰:“太尉在乎?”曰:“夜去矣。”“兵几何?”曰:“千人。”“将谓谁?”曰:“雍颢也。”日越沉吟久,谓其下曰:“我受命必得李君,今获颢,不塞此望,必几害,不如降之!”遂请降,颢与之俱至。

    光弼又尝伏军守河阳,与史思明相持经年。思明有战马千匹,每日洗马于河南,以示其多。光弼乃于诸营检获牝马五百匹,待思明马至水际,尽驱出之。有驹絷于城中,群牝嘶鸣,无复间断。思明战马悉浮渡河,光弼尽驱入营。光弼又尝在河阳,闻史思明已过河,远回趋东京。至,谓留守韦陟曰:“贼乘我军之败,难与争峰,洛城无粮,又不可守,公计若何?”陟曰:“加兵陕州,退守潼关。”光弼曰:“此盖兵家常势,非用奇之策也。不若移军河阳,北阻泽潞,据三城以抗之,胜即擒之,败即自守,表里相应,使贼不敢西侵,此则猿臂之势也。”思明至偃师,光弼悉令将士赴河阳,独以麾下五百余骑为殿军,当石桥路。秉烛徐行,贼不敢逼。乙夜达城。迟明,思明悉众来攻,诸将决死而战,杀贼万余众,生擒八十人,器械粮储万计。擒其大将徐璜玉、李秦授。思明大惧,退筑城以相拒。光弼将战,谓左右曰:“凡战危事,胜负击之。光弼位为三公,不可死于贼手,事之不捷,誓投于河,适城上见河稍远,恐或事急难至。”遂置剑于靴中,有必死之志。及是战胜,于城西西望拜舞,三军感动。移镇临淮,舁疾而行,径赴泗州。

    光弼之未到河南也,田神功平刘展后,逗留于杨府;尚衡、殷仲卿相攻于兖郓;来瑱旅拒而还襄阳,朝廷患之。及光弼至徐州,史朝义退走;田神功遽归河南;尚衡、殷仲卿、来瑱皆惧其威名,相继赴关。吐蕃将犯上都,手诏追光弼率众赴长安。光弼与程元振不叶,观天下之变,迁延不至。初光弼用师严整,天下服其威名,凡所号令,诸将不敢仰视。及其有田神功等诸军,皆不受其制,因此不得志,愧而成疾,薨于徐州,年五十七。其母衰老,庄宅使鱼朝恩吊问。

    李光弼讨伐史思明,军队驻扎在野水渡。到晚上撤军,只留了一千士兵驻守,对守将雍颢说:“叛军将领高晖、李日越、喻文景,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史思明一定会派其中一人来攻打我,我先暂且离去。你带着士兵在这里等待叛军,贼兵来后不要与他们交战,如果他们投降了就带着他们一起来。”

    当天,史思明召来李日越,对他说:“李光弼带兵到了野水,这是送上门来,你带着铁骑连夜渡河,给我把他擒来。”又严令说:“一定要捉住李光弼,不然就别回来!”李日越带着五百铁骑,清晨迫近了雍颢的军营,雍颢率军隔着濠沟与叛军对峙,双方互相瞪着眼大喊大叫。

    李日越很奇怪,大声问道: “太尉(李光弼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太尉兼侍中,故称太尉)在么?”

    “昨晚已经离开了。”

    “你们有多少人马?”

    “一千人。”

    “带兵将领是谁?”

    “雍颢。”

    李日越沉吟了很久,对手下说:“我接到的命令是必须抓住李光弼,如今只能抓到雍颢,无法完成任务,一定会被加害,不如投降了吧。”于是请降,雍颢和他一起到了李光弼那里。

    光弼又曾经带兵据守河阳(今河南孟县),和史思明对峙了一年多。思明有上千匹战马,每天在黄河南岸洗马,以显示他马多。光弼就从各营中搜检出五百匹母马,等史思明的战马来到河边,就把母马全部赶出去,却把马驹留在城中,一群母马嘶吼不停,史思明的战马就全部渡过河来,光弼将马全部赶入营中。

    光弼曾经在河阳,听说史思明已经渡过黄河,就绕远路回到洛阳。到了后,对洛阳留守韦陟说:“叛军乘着我军失败,难以与其争锋,洛阳又缺粮,没法坚守。你有何妙计?”韦陟说:“驻兵于陕州,可退守潼关。”光弼说:“这是兵家常势,不是出奇制胜的方法。不如将部队转移到河阳,北面依靠泽潞二州,据守三城(即北中城、中滩城和南城,北中城在黄河北岸,南城在南岸,中滩城则在河中沙洲上,三城以浮桥相连)来对抗叛军。如果我军获胜就趁势擒住史思明,即使兵败也足以自守,三城互相呼应,叛军不敢西侵。如此布阵,进退自如。”

    史思明到偃师后,李光弼将所有守军都带到河阳,只用麼下的五百多骑兵殿后,据守石桥路,举着火把慢慢行军,叛军也不敢进逼。二更天左右殿后的骑兵才到河阳城。

    第二天一早,史思明全军进攻河阳,唐军诸将决死一战,杀死一万多叛军,活捉八十人,缴获的器械粮草数以万计。捉住了叛军大将徐璜玉、李秦授。史思明十分恐惧,撤下去筑城来和唐军对峙。

    李光弼要出战时,对左右人说:“战争是危险的事,胜负就在一瞬间。我位列三公,不能死在叛军手里。如果此战失败,我一定会跳黄河而死。刚才在城楼上见黄河离此有点远,怕事情紧急时难以到河边。”于是把剑藏在靴子里,以示有必死之心。等此战获胜后,在城西向着西边(长安方向)跪拜,三军都被感动了。后来他改镇临淮,带病出发,直奔泗州。

    李光弼没到河南时,田神功讨平刘展后,逗留在淮南不走;尚衡、殷仲卿两人在兖、郓两州互相攻伐;来瑱所部拒绝奉命,擅自返回襄阳,朝廷十分担忧。等光弼到了徐州,史朝义败退逃走,田神功马上就回到了河南;尚衡、殷仲卿、来瑱等畏惧光弼的威名,先后回到了各自的任所。

    吐蕃要侵犯长安,朝廷诏命李光弼率部赴长安。光弼因与宦官程元振矛盾很深,想再看看形势(怕去了长安被害),拖延着迟迟不动。光弼先前治军严厉,天下都畏服他的威名,凡是他的号令,诸将没有敢仰视的。等到他不敢入朝后,手下的田神功等诸将,全都不再听他节制,因此心情郁闷,愧悔成疾,在徐州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李光弼的老母尚在,代宗派庄宅使鱼朝恩去慰问她。

    《李光弼》亦出自《谭宾录》,载于《太平广记》卷一百八十九,“将帅”类。本文内容多节选自唐书的本传,李光弼是唐代中兴名将,为人忠勇正直,和郭子仪齐名,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定下大功,却因与监军宦官程元振不合,最终抑郁而逝,十分可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太平广记选》之李光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rd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