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与“不材”

作者: 松房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3-23 21:46 被阅读0次

“材”,可引申为栋梁之材、有用之人。

“不材”,与“材”意思相反,无用之材(人)。

年初的热播剧《人世间》男主周秉昆,论读书,他与其哥姐比起来,可谓“读书不材”。

哥姐均是清华才子,一个从政,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他没有靠读书走出去,当了小工人,在家附近谋生,同时帮母亲料理家中大小事务。因为父亲长年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

网上有段子说:读书不好,留在父母身边的孩子,都是来报恩的,毕竟父母都有老的那一天,身边有个子女照料,晚年过得踏实。

《人世间》里有关于孝道的台词,是周秉昆的前姐夫说的,大意是孝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养囗体,一种是养心智。周秉昆的“孝道”,属于前者。

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书“材”或“不材”,只能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还不能简单地评论好或坏。

《庄子》的《山木》篇里有个故事,也是有关“材”和“不材”的。故事大意如下:

庄子有天在山中行走,见到一棵大树长得枝叶繁茂,但是伐木者却不砍伐它。庄子心生不解,问伐木者为什么不砍它?伐木者说这树没有可用的地方。庄子感慨:这棵树因其“不材”而得以存活好些年。

庄子下山后,到朋友家借宿。朋友十分高兴,要他的儿子杀雁款待庄子。朋友的儿子问:家中两只雁,该杀哪只?是杀能鸣的那只,还是不能鸣的那只?朋友答:杀不能鸣的那只。

读完故事,相信所有人,都会和庄子的弟子产生困惑: 到底是“材”好还是“不材好”?

朋友家中的雁,因“不材”而遭杀身之祸。反之,那只会鸣的雁,对比之下,得主人宠爱而生。

山上的大树,因“不材”却免遭砍伐。反之,山上的有“材”之树,有的可能等不到其长到十分粗壮的那天,就被人伐走。

看看庄子的回答:“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庄子认为最好的状态是处于“材”与“不材”之间,相当于“缘督以为经”。

相关文章

  • 材与不材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 “材”与“不材”

    “材”,可引申为栋梁之材、有用之人。 “不材”,与“材”意思相反,无用之材(人)。 年初的热播剧《人世间》男主周秉...

  • 材与不材之间

    《庄子·山木》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

  • 材与不材之间

    只要外出,总会留意并带回一些散木和枯枝。 这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吧,于这些散木而言,材与不材之间,我请回来尽力呈现...

  • 庄子 | 材与不材之间

    庄子在山中看到一棵非常大的树,枝叶繁茂。可是伐木的人却单单绕开这棵树去伐其他树木。庄子询问原因,伐木者回答说:“这...

  • 材與不材

    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夫!...

  • 材与不材,是个问题

    曲木长生,人谋其身;鸣鹅不杀,人谋其术。是故,君子不以身为器,当习术立身! 《庄子•山木》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 《庄子·山木》之终其天年、似是而非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

  • 清闲 - 草稿

    此日亦清闲,无人可与言。借诗聊养眼,对酒且开颜。懒学登龙术,偶翻齐物篇。此身欲何处,材与不材间。

  • 不材之材 无用之用

    这首先是两个关于大树的寓言。 齐国的大树,“其大蔽数千牛,挈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观者如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材”与“不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uh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