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所面临的挑战,准确来说是桎梏,便是我想要表达的东西并不能如实表达出来。当然,很多人都有此通病。
可我要说的不止这些。面对自己的思想时,我愈发觉得其空洞,甚至在那目前已经十四万字的小说中我竟几乎没有用过深刻的笔触,所有的行为都如同世面上的那样,仅仅为了渲染凄凉而凄凉,为了描绘伟大而伟大。它们很多时候太苍白无力。
在家的这段时间,在我的屋子里,我始终面对着一盏明亮的灯,一台呼啸的空调,一架摆满名著的书架,其它特别的就几乎不存在,而我也丝毫不愿意去想那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其实书籍已经很独特了,不过又独特到哪里去呢?
我已经很少再向往理想中的感同身受,有些时候我几乎以为自己是圣人,什么都不愿在乎,什么后果也不考虑,过一天是一天,只要这天我读过几行文字,又卖弄过几笔文采,好像也不算虚度。但我如实强调过,那些文字在我看来是虚伪的,空洞的,甚至是肮脏的,就像现在这样,所有的想法一目了然,完全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我不禁怀疑我是否还拥有动用脑子的能力。
经典的故事匆匆读过,盲目追求读书数量,表面上研磨文字的魅力,大力宣扬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喜欢卡夫卡,抬高自己的身段,企图和文学沾边,实际全是生存的谎言,为的是逃避赤裸裸的现实。我完全没有说的那样可靠。
以前我喜欢把文字分享出去,我希望我身边的人愿意喜欢我的文章,可如今我却痛恨这种行为,还连带着痛恨起所有具备这样行为的作者。至少在我目前的价值观里,文学是高尚的,哪怕它写的东西依旧卑微。
我时常站在书架面前,顾虑屋里的尘土会沾染我喜欢的书籍,比如那本《百年孤独》和《罪与罚》,比如刚刚读完的那本《白痴》,其实仔细想想,它们必然要落到尘埃里去。
在一个阳光晴朗的日子里,我曾想过把所有的书搬到太阳底下晒一晒,却被告知这样做会导致书籍发霉。因此我很久没有晒过太阳。
家里的老人时常不在乎食物长出的霉斑,总觉得吃掉的话也没什么影响。
他们很少坐到阳光里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