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No.2019003 感知当下 --《从文自传》读后感

No.2019003 感知当下 --《从文自传》读后感

作者: 小米Miya | 来源:发表于2019-01-17 10:04 被阅读31次

      如若不是史老师力荐,我这辈子应该都不会去看沈从文。

      我不是不看他一个人的,而是对于某段历史和在那段历史的那些作家、学者,尤其是知道后来受了迫害的一群人,我本能的害怕,不忍。经常会联系起后来他们的日子。那个人性扭曲年代的悲剧,不敢看,心疼。

      这些年我看的书,第一反应,是这书有没有用,能不能帮到我,有没有能学习的地方,极少看闲书诸如散文之类,看的自传也都是些励志的,越看越焦虑。

        史老师知识星球里第一本推荐的书,《从文自传》。因为有老师的推荐语,就没想太多,书香苏州上找到同一出版社的书,很快就拿到了。

      打开看看,怎么跟想象中的自传不一样呢,自传,不就是讲讲生平各种励志的、痛苦的、喜悦的事儿吗?咋一直在逛街呢?咋一直在逃课呢?看着看着,一颗躁动的心,突然就静了。三年前经常长跑的记忆突然显现了出来。别人总是说,长跑是最无聊的事儿了,而那时候的我更无聊,我跑长跑不能戴耳机听音乐,不能跟别人讲话,否则气息就不稳,所以我就观察天上的云、路上的风景、脚边的野花小草、白塘公园里郁郁葱葱的大树、沙湖岸边的水草、金鸡湖水拍打着湖堤、清晨的阳光、夜晚的霓虹,还有我深深浅浅的呼吸、一前一后的脚步。有多久,没有再这样去感受当下了?

      也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每一个寒暑假,带着妹妹回老家,在乡野里撒丫子乱跑,上山下河,掰玉米钳板栗,家乡的那条小河,记录了我的每一个假期鲜活的、无忧无虑的时光。想着女儿可怜,虽有游乐场,超市,却始终没有野趣儿,而她,即使再回到老家,估计也感受不到那野的趣味儿了……

        年轻的沈从文,对生活的感受力真的是极强,对任何人事儿都充满了好奇心,像个孩子一样。手艺人做个什么物件儿,他看几次就能把怎么做的搞个清清楚楚,多少年后回忆起来,还能讲的头头是道,我看了他的照片,估计跟他的大脑门有关,天生优势,脑容量大吧,这我可比不了……他也是个不会拘了规矩的人,逃学是家常便饭,私塾里学的,远不如市井里学的好玩儿。大了就离开家,去部队找生活,却在不同的境遇中始终执着学习知识,饱读诗书。自传里的生活都是有趣儿的,新鲜的,但是读了书后面他的回忆录,才知道在军营里的那些年岁,在北京求学的那些日子,过的有多么的清苦,就更加佩服他,物质的匮乏也不能消磨他对生活的热爱(可是后来精神的打击却……)

      这些鲜活的日子,也把我拉回了当下,经常把活在当下珍惜现在放在嘴边,却没真正放在心里,每天拿着手机,生活是在朋友圈里刷出来的,文章是在公众号里读到的,生活的压力衍生出来的焦虑在推着人往前跑,似乎要利用所有的时间去努力换一个好的未来,殊不知过不好今天,明天不也是下一个今天。这才真正理解史老师的公众号“体验大地”的意思,以前还想,为啥一个语文名师的公众号名字这么简单直白,哈哈哈哈哈……

      沈从文20岁时,一场持续40天的热病,不能吃喝、头痛如斧劈、鼻血一碗碗的流,却从鬼门关里捡回来一条命。而高大威猛的好友陆弢,却因为一个疏忽淹死了。这引起了他对生命深层的思考:“我病死或淹死或到外边去饿死,有什么不同?若前些日子病死了,连许多没有看过的东西都不能见到,许多不曾到过的地方也无从走去,真无意思。我知道见到的实太少,应知道应见到的可太多,怎么办?

我想我得进一个学校,去学些我不明白的问题,得向些新地方,去看些听些使我耳目一新的世界。我闷闷沉沉地躺在床上,在水边,在山头,在大厨房同马房,我痴呆想了整四天,谁也不商量,自己很秘密地想了四天。到后得到一个结论了,那么打量着:“好坏我总有一天得死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在一些危险中使尽最后一点儿气力,咽下最后一口气,比较在这儿病死或无意中为流弹打死,似乎应当有意思些。”到后,我便这样决定了:“尽管向更远处走去,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把自己生命押上去,赌一注看看,看看我自己来支配一下自己,比让命运来处置得更合理一点儿呢还是更糟糕一点儿?若好,一切有办法,一切今天不能解决的明天可望解决,那我赢了;若不好,向一个陌生地方跑去,我终于有一时节肚子瘪瘪地倒在人家空房下阴沟边,那我输了。”

这是全文最励志的一段话了,我们这小小的人儿,在这大大的世界里,想活的更有意思些,就得告别我们蜷缩在的一方小天地,不断的去见见新的世面了。于我而言,灵魂和身体都在路上该多好呢,多读点好书(老师开的书好多),多出去走走游游,也是很好。

      写的过程中,又去翻了网上对沈的介绍,各种野史,听了史老师在喜马拉雅上对《主妇》两篇的赏析,忍不住又借了《从文家书》和《边城》。等看完了,也许还有新的体悟,再写写。

     

相关文章

  • No.2019003 感知当下 --《从文自传》读后感

    如若不是史老师力荐,我这辈子应该都不会去看沈从文。 我不是不看他一个人的,而是对于某段历史和在那段历...

  • 《从文自传》读后感

    利用假期的时间我阅读了从文先生所写的《从文自传》,关于“人性之美”与“生命之思”也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与了解。 刚开...

  • 《从文自传》

    《从文自传》是作家沈从文在30岁的时候写的回忆性散文体自传,主要写了他在1902到1922年之间在湘西的生活。沈从...

  • 从文自传

    最近重读了《从文自传》。之前听了沈从文的《边城》、《从文自传》,感觉很棒,在图书馆看到书,就借回来重读了一遍。 相...

  • 读《从文自传》

    (二十三) 看《从文自传》目前到了姓文的秘书这一章,这许多下来也不过是一个男孩从出生到青春期的所见所闻,那个幼时的...

  • 从文自传——沈从文

    读了从文自传,会让我不断想阅读更多沈从文的作品,比如边城,比如他20岁以后的人生。喜欢这里面的文字,喜欢文字中透出...

  • 《从文自传》书摘

    p16 “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从比较...

  • 读《从文自传》

    最早认识沈从文,是在凤凰写生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沱江两边的吊脚楼,夕阳下静谧的石板街,以及黄永玉风格独特的临江木...

  • 《从文自传》读后

    知道沈从文是因为他的《边城》,喜欢沈老是因为他笔下的凤凰。 从他的《边城》中,我感觉他是个温文尔雅的,...

  • 读书:《从文自传》

    断断续续,一本《从文自传》终于读完。现今读书,难得一气呵成,特别是遇上好的文字,我喜欢慢慢看,慢慢品。 每日睡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No.2019003 感知当下 --《从文自传》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vb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