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回婆婆家,吃过晚饭在客厅坐看简书上的文章。此时,八十岁的婆婆和小姑子家14岁的女儿都在看某音上的小视频。
婆婆那里看的是一个个的幽默段子,自己乐的哈哈大笑,还时不时的让我看,她就那么一个个的划着看着乐着;小姑子家的小女儿则是在聚精会神地看一个“快速系一个逃生绳结”的方法小视频,她认真看过两遍之后还去找来一个线绳演示一下,直到自己学会了。
看到这祖孙俩我突然想起了一个人生话题,那就是硬盘人生和CPU人生。
大家都知道某音、某手等软件,都是工具性的app,它们本身没有什么利和害,就看人们怎么去利用它们。你若像前面说的我婆婆那样只是为了寻求视觉刺激,我敢保证你一定会乐不思蜀,它也一定会消耗掉你大量的时间,作为看视频的人只是图个视觉享受,只是一个看客,把看到的东西进行着硬盘式的“存储”;但你若是像我小姑子的小女儿那样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那这个工具就给人们带来益处,她是把感官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了CPU式的处理,将获取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再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所以,相对于硬盘人生我更崇尚CPU式的人生。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工作、知识积累都是一样。就像同样是一个大学生,同样学一个专业,毕业后也同样从事了与专业对口的相同行业,有的人做出了优异成绩,有了发明创造,而有的人只停留在基本工作上,平平无奇呢?
其实不难解释这种想象,他们在大学的学习中都是把所学的知识存储到了大脑的硬盘里,参加工作后,前者是把硬盘中的存储信息做了CPU式的处理,让这些信息转变为能力,再创造出新的信息;而后者大脑硬盘里的信息只不过还是信息而已。
硬盘式人生并不难,只要不断的存储即可,而CPU式人生则是有很大难度和技巧。
首先你要有选择性的筛选有用的信息。比如说你想做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就要筛选蔬菜、鱼、肉、调料、厨具等信息,然后经过大脑这个处理器的加工处理,你才可以实现你的目的;如果你开始搜集的信息就是石头、星辰、棉布等与食品毫不相干的信息,那你的CPU再强大也不会达到目的。
即使有目的的积累信息也未必能达到实现CPU人生的目的,你还要学会创建一种思维模式,也就是说要让你的思维模式系统化。
能够把搜集来的信息融会贯通,在CPU需要加工信息的时候,让这些信息能够在一个链条上,便于链接驱动。比如说你的思维链条上有“鸟”这个信息,那么你就要把“翅膀”“会飞翔”“空气”“动了”等这些信息融会贯通到一个信息链上,只有这样人们才制造出了“飞机”这个新的信息,才真正实现了CPU人生的目的。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信息也在大爆炸,而作为人类的我们,其实我们每一个也就是一个生存机器,可以说基本程序都差不多,怎么样去提升自己,走属于自己,有自己特点的道路很重要,其重点是要发挥CPU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不要只做一只硬盘,只是往里塞东西,东西塞的越多越不是好事,那样容易空间爆满,产生宕机。
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有用的信息,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把这些信息转变为能力,让这些信息实现质的转变,形成更有价值的信息来充盈自己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