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古代中国信奉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又有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容二君”,换言之,全天下只能有一个天子,或者说只能有一个王。
但我们在接触关于战国的文章时,总能看到很多王的名字,比如秦昭襄王、梁惠王、赵武灵王、宋康王等等,这是什么原因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战国时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王,这些王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我们分几个部分说。
楚国先称了王
春秋五霸我们已经很熟悉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前面四个国君的后缀都是“公”,最后一个楚庄王却显得那么不伦不类。那么楚庄王为什么是王?
其实不是楚庄王自己想称王,而是他的先祖——楚武王熊通先称了王,后来的楚国国君就一代一代延续了“王”的称号。那为何熊通要称王呢?
实际上,早在熊通的先祖熊渠时代楚国就短暂称过王,与周王室分庭抗礼。熊渠称王的原因是:当初他的祖先辅佐周武王灭掉了商朝,却只封得了一个较低爵位的“子爵”,心里就感到愤愤不平。原来中国有五等爵位,从高到低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如果用现在的级别来比,公爵相当于国级,侯爵相当于省部级,伯爵相当于地厅级,子爵也就只相当于县处级。同样干革命,凭什么中原国家不是封公就是封侯,最不济也封伯,而我楚国就只能是子爵?就因为楚国是蛮夷国吗?既然你们把我们当蛮夷国,那我们索性就蛮夷到底了!熊渠就把自己的三个儿子统统封了王,在南中国称王称霸。后来熊渠害怕残暴的周厉王讨伐他们,就主动去掉了王号,一直到熊通上台前,楚国再没称过王。
熊通也不是一上台就称王的,只因当时中原国家开始“礼崩乐坏”,先后有卫国、鲁国和宋国发生了弑君惨案,而熊通本人就是靠弑君当上的国君。眼见素以礼义文化自居的中原国家也与自己一样弑君如家常便饭,他身上与生俱来的叛逆基因骤然复活,硬逼着随国国君向周王请求提高楚国的爵位。周王不同意楚国请求,熊通一怒之下索性就自己称了王——也就是楚武王。反正周王远在北方,而楚国地处南方,天高皇帝远,再加周王势力日削,各诸侯国内乱不已,拿楚国也没什么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楚国国君成为“楚王”。
从此楚国国君的称号就成了“王”,一直到楚国灭亡为止。
各位看官想想,饿肚子的要装吃饱,穷惯了的要装富有,没文化的想装大师,底层人物冒充上流人士,国人身上的这些劣根性大约就是楚王遗留给我们的了。
在楚国称王后,至少还有两个国家也称了王,那就是吴国和越国。从吴越的角度而言,不愿接受中原文化,胡乱称王,像小孩过家家一样。而在周王以及中原国家眼里,不管楚国、吴国、越国,其实只有一个国号,那就是:蛮夷国!你们这些蛮夷爱称王就称王吧,反正我也管不了你们了,不承认你们的王号也就是了。
所以孔子在他编订的《春秋》中就从没承认过楚王吴王和越王,统统以本来爵号“子”来称呼他们:楚子,吴子,越子。
魏国称王
进入战国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原来的几个老牌强国经过内部改革外部兼并等手段,逐渐演变成了七个最强大的国家——齐、楚、燕、韩、赵、魏、秦,即所谓“战国七雄”。
七雄中率先崛起的是从晋国中分出来的魏国。经过魏文侯魏武侯父子二代的精心耕耘,魏国国力蒸蒸日上,俨然成了中原国家的霸主。
到了魏武侯之子魏惠侯时,魏国依然十分强大,魏惠侯于是就开始做起了魏国梦,他想把进攻的矛头对准世仇秦国。
秦国国君秦孝公得知魏国意欲针对自己,十分害怕。时任秦国相邦的商鞅告诉孝公不必害怕,自己愿意去游说魏国,让魏国将枪口对准其它国家。
商鞅跑到魏国,首先把魏惠侯狠狠吹捧了一番,说他堪比古代的有道明君。然后话锋一转指出,作为有道明君,你如果光想着对付弱小的秦国,气派是不是也太小了些?我觉得你应当把目光放长远些,格局放大些,你应当东取齐国,南取楚国,北取赵燕,西取秦国,你不光要做霸主,你更应该做王,与周天子平起平坐才对。
商鞅的一番话说到了魏惠侯心坎里,他真的以天子名义召集宋、卫、邹、鲁等中小国家在逢泽集会,“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然后去朝见真正的天子——周王。
此事一过,魏惠侯的称号也就自然而然变成了“魏惠王”, 因为后来魏国迁都到大梁,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孟子》中有两章篇名叫《梁惠王》,就跟这位称王的国君有关。
这是公元前342年的事。这年开始,魏惠王就成了中原国家第一个称王的国君。
齐魏“徐州相王”
所谓“树大招风”,所谓“枪打出头鸟”,魏国一称王,很快惹恼了东方强国——齐国。
本来,魏国称王就称王,不干齐国什么事,坏就坏在了魏国举行逢泽之会时,原先的兄弟国家韩国竟然不太服气,没派人参加。梁惠王好不容易称了王,首先就遭到了韩国的反对,当然就要拿韩国开刀。于是就在称王的同一年,魏国进攻韩国。
韩国国力比不上魏国,只好向齐国求救。齐国当时在齐君田因齐领导下,经过邹忌、田忌、孙膑、匡章等一班文武大臣的努力,国力也逐渐强大起来,有了称霸诸侯的资本,所以就决定帮助韩国攻打魏国。
而攻打魏国的这次战争最终演变为了齐国军师孙膑与魏国将军庞涓之间的对决。据说孙膑与庞涓同为鬼谷子学生,庞涓才能不如孙膑,于是设计陷害孙膑,将孙膑的膝盖骨剔去,孙膑潜逃齐国,从此就成了轮椅上的齐国军师。
作为同门师兄弟,孙膑对庞涓的多疑性格自是十分清楚,所以他采用“减灶诱敌”之计,逐日减少军灶数目,让庞涓误以为齐军大量逃亡,诱使他亲自带领精锐部队兼程追赶齐军。庞涓的部队被孙膑顺利引导到了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狭窄的山道中。山道两边早已埋伏的齐军趁着天黑万弩齐发,将陷入山道中的魏军一网打尽。庞涓羞愤之中自杀。
马陵之战让魏国主力尽失,雪上加霜的是,秦国与赵国也趁机攻打魏国,魏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这不得不说是魏国称王带来的恶果!但从另一方面说,它却是商鞅外交手段的一个重大胜利,因为尊魏为王不但解除了秦国威胁,而且让魏国国力迅速衰落,秦国则充分把握时机,一步一步蚕食了魏国的河西地区,扩充了地盘,为日后向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魏惠王焦头烂额之际,魏相惠施建议魏王放下身段,主动到齐国去尊齐为王。惠施之计与商鞅如出一辙,目的都是将矛盾转移,让本国避开漩涡中心以求自保。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采纳惠施意见,与韩君一起到徐州去朝见齐君田因齐,卑躬屈膝地表示愿意北面事齐,尊齐为王。田因齐接受韩魏建议,也称起了王——即齐威王,同时承认魏惠王的王号继续有效。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让齐国继魏国之后成了第二个称王的中原国家。
齐国称王让早就是“王”的楚国很不爽,于是双方很是打了几场仗,不提。
秦国称王
称王这种事怎好少了秦国,要不还怎么会有以后的秦始皇呢?
在徐州相王9年后,也就是公元前326年,秦惠文君在新占领的魏国龙门地区举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动——腊祭,邀请西方各少数民族国家一同参与。
这是秦相张仪的主意。张仪的目的当然不只是举行一场“腊祭”那么简单,他是在为秦惠文君称王预演,而这也是张仪“连横政策”的一部分,即联合一些弱国去攻打另一些弱国,最后把所有弱国消灭干净。
果然,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25年的四月初四,秦国邀请了去年参加过“腊祭”的各个少数民族国家,再特别邀请了韩魏两国领导人入秦朝见,正式举行称王仪式。秦惠文君摇身一变成了秦惠文王,年号也从秦惠文14年变成了“初更元年”。秦惠文王照抄齐王作业,在自己称王的同时也承认魏国的王号不变——这是为了“连横政策”的需要。
这样秦国也称王了。目前为止,中原国家称王的有:魏国、齐国、秦国。
五国相王
张仪相秦前,秦国的相是公孙衍。张仪将公孙衍排挤掉后,公孙衍就到了魏国为相。
但此时魏国已经在走下坡路。如何挽救魏国的颓势?公孙衍想到一个计策:合纵。所谓合纵,刚好与连横相反,那就是“合众弱以攻一强”,具体地说就是联合东方国家共同对付秦国,只要能够把东方国家联合起来,不管能不能打败秦国,自己都是霸主身份。
凭借魏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残存威势,以及公孙衍曾在秦国担任相国的大名,魏国于公元前323年成功召集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四国国君相会。
相会的目的就是要结成同盟,结盟的目的就是“合纵”。但如何让其余国家心甘情愿服从魏国完成“合纵”大业呢?公孙衍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五国都称王。这样一来,一是让五个国家平等相处,二是让没称过王的几个国家尝尝称王的滋味,可谓一举两得之事。
于是就在这年,在魏国主持下,尚未称过王的韩、赵、燕、中山等国都改称王,魏国与这四国互相承认“王”的称号,史称“五国相王”。
到现在为止,战国史上排得上号的几个国家秦、齐、楚、魏、赵、韩、燕都称了王,就连名不见经传的中山小国也成了“中山王”。
遍地是王,这叫真正的周王情何以堪?但没办法,周室衰弱,自顾不暇,也就只能由得他们闹腾去了。
“王”太多了,就不值钱了。所以到了公元前288年,当时最强大的齐秦两国互相约定称帝,齐国为东帝,秦国为西帝。只是双方称帝三月后,自己也知道德不配位,根本就没有称帝资格,于是各自悄悄去掉了帝号。
称王称帝又如何?最终秦王将其余六王灭了,项羽将秦灭了,刘邦又将项羽灭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