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翼而飞】
不翼而飞,出自《战国策·秦策三》:“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战国末期,秦昭王派大将王稽率领大军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遭到了赵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一连十七天都没能攻下邯郸。
这时,王稽的谋士庄向他献计说:“这么久未能攻下邯郸,主要是我军士气不足。将军为什么不犒劳一下将士,借以鼓舞士气,提升斗志呢?”
王稽傲慢地说:“我只知道执行大王的命令,用不着你来对我指手画脚。现在我军攻城这么久,未能攻下,我不是要犒劳他们,而是要惩罚他们!”
庄听了,劝谏说:“将军,你现在虽然得到了大王的宠信,但如此独断专行,蔑视你手下的将士,迟早会闹乱子的。我听说,如果一连三人谎称街上出现老虎,就能使人信以为真;如果有十个人合力揉弯一个木椎,那也很容易。如果无数人一起传播某一消息,这消息虽然没有翅膀,却也能够飞走了。所以,群众舆论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如果你和下面的将士对立起来,最终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王稽对庄的话一点也听不进去。不久,王稽手下的将士由于对王稽的所作所为不满,终于发生叛乱,秦昭王对王稽十分恼火,下令将王稽杀头问罪。
后来,“毋翼而飞”成了今天的“不翼而飞”,用来形容不必推广而自会迅速地传播,也用来指某样东西莫名其妙地丢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