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的青年作家们与年少成名
作家杨本芬老师是我在一个阅读写作分享课上才认识的,那位授课的老师分享了这位大龄的女作家晚年写作一炮而红的故事。
杨本芬在花甲之年开始写作,有“杨本芬三部曲”,2020年6月,其作品《秋园》出版。
2021年3月,小说《秋园》入围第一届PAGEONE文学奖短名单。
2021年7月,其作品《浮木》正式出版。
2022年2月,其作品《我本芬芳》出版。
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我还看到杨老师入驻了豆瓣。她的写作环境是厨房,是晚年帮女儿带孩子的间隙。她不会现代化的电脑打字写作,所以都是手写在笔记本上,她的女儿再帮她录入到电脑里面。一个特别励志的退休老人写作成名的故事。
真的有人一大把年纪才开始写作,还居然出版了好几本书籍,红了。而且是在现代这个写作环境和出版环境里面。
我记得捷克作家赫拉巴尔是50岁左右才开始系统写作,然后出版的第一本作品就红了,受到了世界的关注,后来更是佳作不断。他写作之前还在钢铁工厂里面打了十几年的工,做过各种艰苦的底层劳动人民的工作。而这都是1970年代左右的故事了。
在现代社会出现老年时期写作而红的故事,发生在杨本芬老师身上是了不起的。
这也是一个极好的案例,对于鼓励大家写自己的故事的写作课推广上来说。
当然大家也知道这是难得的人中龙凤。世界上又有几个类似摩西奶奶的故事。
看到艺术创作圈里,说是如果26岁还没有成名,即使有创意,也没啥用了。
毕加索在26岁的时候画了《亚威农少女》。马赛尔杜尚在25岁的时候画了《下楼的裸女》,
米开朗琪罗在24岁的时候创作了《哀悼基督》。
19世纪浪漫作曲家最为醒目的共同点就是“寿命不长”,舒伯特(1797--1828)、门德尔松(1809-1847)、肖邦(1810--1849)、舒曼(1810--1856)都是如此,其中除了舒曼之外,其他三人甚至都没活过40岁,尤其舒伯特,仅活31岁。还有18世纪的天才音乐节莫扎特死于35岁。音乐家们也是成名很早。
看到一位朋友发布的观点,他看到一个青年作家们的主题活动,他列举了那几位作家基本上都是30多岁了,有的甚至快40岁,比他年纪都大了,他目前不到30吧。这些人居然还称为“青年作家”。
他还对比了一下真正的作家的成就,海明威30岁写完了《永别了,武器》,陀思妥耶夫斯基30岁写了《白夜》,菲茨杰拉德30岁的时候有《了不起的盖茨比》,而济慈25岁就死了……
这位朋友对当代青年作家还是有些苛刻了,用这么多大师们来对比,让现在30多岁的青年作家们情何以堪,或许想得开的,觉得他们的名字能和这些大师同台出现也是很骄傲的吧。
我是不太会把现在的30多岁的青年作家和过去的那些大师们对比的,毕竟时代不同,不要对年轻人太苛刻。现在30多岁人的心理年龄是过去20岁左右的人啊,再说联合国把青年人的划分范围都延展到不可思议都五六十岁了。
有一点吧,还是想说,年纪大了之后再去写作和出版书籍,没几个会像杨本芬老师那样的辉煌。红,是她的命,当然实力还是必须的。
写作,当然是可以一直写,什么年龄都可以写,网络平台那么多,而且现在也有私人写作,你愿意分享都可以写和网络发布。
出版书籍呢,可能又是一回事。在市场不太景气的情况下,比如现在,一位没有出版过书籍的写作者要去新出书是很难的,特别是那种年纪稍大一些的写作者,比如你将近40岁。你或许已经系统写了十多年,大大小小的网络或者杂志都发表过文章。但如果想去出版书籍,出版社会考察各个方面,包括你的年纪,你未来持续出版作品的潜能,你红的可能性。
出版社会更愿意包装年轻的青年作家,真正的20出头的潜力股们,时代的榜样的人物。或者出版社更愿意出版已经出道了,出版了至少3本书以上的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的作品。
或者出版社更愿意为那些有网红属性的人出版第一本书,毕竟他们自带流量,有一定粉丝群会买单。总之,出版书籍都是要权衡方方面面的,可不能让文化商人们做赔本生意啊。
最近听说的,一位优秀的写作者出版书的推荐要求被拒绝了,她的作品是成熟优秀的,主要因为年纪稍大了一些,又是新人出版书籍,所以被拒绝了。红与不红,都是命吧。她难道不愿意早一点就幸运地出版书吗。据说她受打击了,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看到她可能出版的作品。希望她还会继续写吧。
出版市场的现实还是很清楚的。
写或不写,心随己动。
红与不红,各有命运。
信与不信,皆成事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