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孩子的问题行为背后都隐藏着羞耻感。而且,羞耻感还能让孩子的各种问题行为变本加厉。
身为父母,我们的目标是察觉孩子羞耻感的出现,搞懂什么情形会唤起孩子的羞耻感,以及观察羞耻感会转化为什么样的行为。
先察觉羞耻感,再减少羞耻感,帮助孩子找回安全感。父母一旦拥有了对各种表现形式的羞耻感的识别能力,就能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之后的做法就会更加有效。
拒绝道歉是羞耻感的典型表现,孩子看似冷漠无情,实则已被羞耻感“卡”得一动不动了。孩子不能道歉,是因为一旦道歉了,就必须把自己看作一个做了坏事的人,就不得不去面对不被喜爱或被抛弃的恐惧,于是就僵在了那里,以此来逃避更大的痛苦。
羞耻感也可能表现为冷漠、麻木或者对父母的无视。
一旦发现孩子僵住,父母就要考虑孩子可能已经被羞耻感吞没了。父母就必须主动放下让孩子道歉、让孩子领情,或者让孩子诚实回答的意图,进而专注于减轻孩子的羞耻感。
换一种说法或许能帮助孩子察觉并减轻自己的羞耻感:“说对不起是很难的,我也有过这种感觉,你还没有准备好,那么我先来帮你说吧。”“对不起,我拿走了你最喜欢的玩具。我知道你很难过。我能做些什么来让你好受一点吗?”
接下来,最关键的是,不要用带刺的眼神去批判孩子,不要说教,也不要说“看,这多么容易!”这样的话。你只需相信,孩子已经领会了你的意思,并让这件事情告一段落。
需要注意的是,只要羞耻感依然存在,反思、领悟和成长就无从谈起。如果孩子被羞耻感裹挟,我们就必须放下教育的念头,停止感觉上合理的做法。把目标从纠正行为转变为让孩子看到他的本心是好的,让孩子知道他是可爱的、有价值的,我们是在乎他的,只有这么做才能帮助孩子从羞耻感中解脱出来。
父母越是竭尽所能帮助孩子减少羞耻感,增加亲密感,孩子就越是能够应对羞耻感。因为不管孩子的羞耻感来自哪里,减少羞耻感的最佳方式通常都是一样的:认识到自己的本心是好的,认识到自己是可爱的,有价值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