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文卿到城北寻人,觅孩子学戏。在鼓楼的一个上坡处,遇着一个人。那人年六十有余,手拿着一张白纸,纸上写着四个字“修补乐器”。鲍喊住了此人,问了姓名。这人姓倪,家境贫苦,专修乐器。两人相约好了,后天上门修理乐器。
到那日清晨,倪老爹上了门。修了一会,家里两个学徒捧出饭来,鲍陪着老爹一起吃。下午,鲍又约着倪老爹去酒楼坐坐。两人聊了半日的家长,知道了彼此的艰难。
倪老爹有六个儿子,死了一个,而今只得第六个小儿子在家里,那四个都过继了别人,寻活路去了。如今这个小儿子,将来也是留不住,也要卖与人去。倪哭诉着。鲍见此状,大胆提出过继的想法,又说抚养此儿成人。平日逢时遇节,可以到倪老爹家看望。若倪以后条件好转,依旧可以送还老爹。老爹感恩带德,办了手续,把第六子过继给了鲍。从此,两家往来不断,关系更近一步。
这过继的儿子改了姓,我们叫他小鲍吧。小鲍甚是聪明。老鲍因他是正经人家的儿子,不肯叫他学戏,送他读了两年书,帮着当家管班。到了十八岁,倪老爹去世了,老鲍出钱出力,大办了丧事,又让小鲍披麻戴孝,送倪老爹入土。
一日,老鲍父子领了班子,在上河去做夜戏。五更天散了戏,父子两回来了路上,遇到了安东县了向老爷。过了这些年,向老爷升了,也觉老鲍眼熟。轿子才过去,那官叫一小厮前来问准姓名与身份。原来,老鲍曾经有恩于向老爷。此时相认,重谢了老鲍,先送了二十两银子。
老鲍父子回到家收拾收拾,把戏团交于了女婿,又回到衙门,投奔了向太爷去了。这次向太爷去南京做官,老鲍父子乘船赶往南京。
一日,向知府走来书房坐下,问起了小鲍的婚事。向知府家有个总管姓王,他有一个小女儿,生得甚是乖巧,想做个好姻缘,招小鲍为女婿。老鲍十分欣喜,一口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老鲍拿了贴子拜王老爹,王老爹也回拜了,成就了一番好姻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