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史记》有感

读《史记》有感

作者: 街角的紫蔷薇 | 来源:发表于2024-08-26 20:38 被阅读0次

今天读《史记》,先读前言。

北京师范大学韩兆奇先生写的一篇前言,洋洋洒洒17页,读完已是收获颇丰。

文中先介绍了司马迁的生平,从各个方面儿介绍《史记》的文学成就,历史成就,以及他在中国历史,文学史上的重大意义,然而,对我而言收获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了解了这样一篇宏篇大作的各种意义。也因先生的介绍对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从司马迁的处世观价值观中受到启发。

一个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或处于某种情境,不得不接受自己所不愿面对的不公,不平,甚至压抑或者屈辱,此等情况不能与对方刀戈相见,痛快决杀,可能是因为顾虑太多,或是因为力量薄弱,但事可不做,情不可不发,情欲发之,则可借文字或其他表现形式,来发心中之愤怒。

情真,无论爱恨忧喜都是好文章。虽然人类的爱恨并不相通,但经历的情感总体却不会出于人世之大囿。所以书之,写之,尽情宣泄则可,可以如山洪暴发,也可以如山泉流淌,亦或是是静水深流,只要能表达出来就是好文章。狂风骤雨可以,或如春风细雨可以,月下低吟也可以,只要宣之于众,总能引起另一颗心的共鸣。

所以有情不可不发。不可任之自起自落,弥散于风尘之中。于自己是一种消耗折磨,于文学或人类,亦是一种浪费。

二,作文如做人,要有真性情,要有自己的观点,见解和想法,即使偏颇,即使激烈,也好过人云亦云,或者为求客观真实,而没有自己的感情,喜怒不形于色,哭笑尽在心中,没有情感没有好恶没有色彩,只是复刻,那就失去了做人的独特魅力,就不会有人愿意为之注目,为之驻足了,己心不得见,己见亦不为人知,则人之一生,如草木土石,暗淡微茫,有何意义?

三、不对自己太苛求,写,可以只为自己,哪怕只为了发泄情感,只为记录生平,也有必要,这世间,众生茫茫,求一知己难,求被看见难,但为自己发声,看见自己,这是可以做到的,那就写吧,记录自己的观点,感受,想法,感情。为自己画像,为自己写文,只要情真,发于肺腑,这文字就是自己的诗,是自己的《史记》,所以,写就是对自己的爱,对自己的重视和疗愈。

如此,这篇《史记》的前言,就是一个引子,引出了我这一篇喷薄而出,不吐不快的文字,那么,接下来,也该像要打开《史记》的正文一样,要开启我自己的一篇“巨著”了,《史记》记录的是上下几千年的磅礴宏伟的历史,于大千世界,茫茫宇宙而言,我就是一粒尘埃草芥,但对于我个人几十年的人世沧桑,亦是一篇宏伟大作,值得我为之书写,记录。

那就开始吧,今日为开篇,生命之书,从此开启一个新的篇章。

相关文章

  • 悲愤和高兴

    ——读《史记故事》有感 读了史记故事,我感到悲愤和高兴。 史记...

  • 读《史记》有感

    读《史记》有感 余读史记,游于千年历史,叹于百代风骨,有感而做此文。 浩浩长河,皎皎星月。三千年历史尽存于史记,三...

  • 读《史记》有感

    6月24日 星期天 天气 多云 通过两周学习《史记》的过程,深深感觉到自己基础薄弱。鲁迅曾说“史家之绝唱,”说的就...

  • 读《史记》有感

    余读史记,游于千年历史,叹于百代风骨,有感而做此文。 浩浩长河,皎皎星月。三千年历史尽存于史记,三千年风骨尽显于子...

  • 读《史记》有感

    项羽本纪 项羽,名籍,字羽,是楚将项燕之后,他从小便胸怀今人难以想象的宏图大志。秦始皇巡游时,他出言:“彼可取而代...

  • 读《史记》有感

    汉高祖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刘邦最后成功了,有人说是因为他善于用人,有人说是因为他善于吸收教训,...

  • 读《史记》有感

    读《史记》有感 一卷史书通古今, 点数英雄自浮沉。 堪叹腐鼠群宵小, 跳梁出丑尽佞臣。

  • 读《史记》有感

    (吴起)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娶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选自《史记...

  • 读史记有感

    楚汉乱世多迷茫,笑看几人可张狂。 人杰鬼雄颇千百,唯有英豪是霸王。

  • 读史记有感

    前言 读了史记,我们会对史记的一些概念与相关知识会有了相应的了解,同时也在对我们的思维与思想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记》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ea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