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87年夏季,我和朋友去甘肃凉州做生意,我们两人租住在城郊一大婶家。
初次见大婶,看她身材不算高,人很瘦,脸上是一双晶亮有神的小眼睛,双颊泛着典型的高原红,给人一种清爽干练的印象。
住了三四天,就见她走路风风火火,说话干脆利索,干活紧张利落,真是农村里勤快而又性急的女强人。
大婶很热心,有时见我们太忙顾不上做饭,就会拿来几个馍,或一两盘菜,并笑骂着催促我们赶紧做饭,说人是钢,饭是钢,啥事再紧再急也不能不吃,不要身体要钱有屁用!
那时资金紧张,买啥东西都要计较。两个大小伙不会做饭也懒得做,常常除了下挂面就是熬稀饭,瞎好弄一个菜就将就过去。有天晚上把稀饭煮好了,一看没一棵菜可炒,便商量着去一片菜地偷一棵莲花白回来凉拌。到了菜地里一看,满地的莲花白如盆似斗,菜根手腕一般粗。我们两人使出吃奶劲,硬是拔不下,拧不断,只好回家取了把斧头才砍了一棵带回家。
那时正值天热,两人都穿的衬衫,朋友藏好斧头,我只好将脸盆大的莲花白藏在身后,真有点掩耳盗铃的尴尬。结果是怕啥来啥,刚进院子,大婶就幽灵般出现在身后,一声咳嗽,吓得做贼心虚的我双手一抖,诺大的莲花白“砰”地一声就砸到了地上。大婶嘿嘿一笑,大声说道,“怕啥呢,不就一棵菜嘛,出门人谁没个困苦的时候”?
大婶的一声安慰,顿时令我们静下心来。她跟身又走进我们的房子,闲聊了几句就讲起了她的家史。原来大婶的男人是一位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又聪明异常的青年,要不是家贫早年丧母,逼得他初中辍学,他随便都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学的。后来为了她和两个丫头能过上好日子,他就去几百里外一山沟淘金,结果出事故被石头塌死了。那时两个双胞胎丫头只有六七岁,她硬是咬着牙流着血将两个丫头抚养长大。“我本来也可以再嫁的,但哪里能找个对丫头真心好的人?我性子刚烈,宁偷人,不求人!熬它个十年八载,这不熬出了好日子么。两个丫头争气,都考上了大学,都在兰州上学呢”。
我对大婶的敬佩之情不由油然而生。她的坚强与不屈,吃苦与能干,不向命运低头,愈挫而愈勇。她的思想前卫,不落世俗,宁可自已受尽千辛万苦,也要将本该“让自已轻松,把丫头随便嫁人”的剧情反转过来,从而改变了两个女儿的一生。
她那句“宁偷人,不求人"的箴言令我琢磨了很久很久,让我一辈子都难以忘记。
不知读者朋友们对这句话有几多理解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