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大清相国》有感

读《大清相国》有感

作者: 我是ysy | 来源:发表于2017-11-26 18:20 被阅读0次

      偶然的一次机会,在母亲办公室发现了这本书,起初只是把它当做打发时间的读物,可没想到一读起来就愈发不可收拾,直达这周才将其全部读完,感触颇深。

      此书的主人公原名陈敬,后顺治皇帝赐名陈廷敬。他21岁中进士,晋身官场后历任工,吏,户,刑四部尚书,官至文冤阁大学士,乞归后任被康熙帝召回,72岁后主动隐退,康熙帝如此评价他: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本书的作者王跃文集中笔墨来写陈廷敬为官的一生,写他如何从一个拥有正义感的青年举子,逐步成长为胸有城府,老练沉稳的官僚。记得小说中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当年卫大人告诉他一个“等”字,岳父告诉他一个“忍”字,自己悟一个“稳”字,最后又被逼出一个“狠”字,亏得月媛又点醒他一个“稳”字。正是这一“稳”字,才使得他在晚年得以全身而退”。这段话是全书的文眼,这四个字,便是陈廷敬官场一生的真实写照。

      在陈廷敬身上最令我钦佩的地方是当他屡次涉险,多次犯上的情况下,还能保全自己,纵观全书,我认为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陈廷敬身上具备以下四点素质:才识,正直,明智,隐忍。陈廷敬21岁便中了进士,其才识大家有目共睹;陈廷敬刚正不阿,是小人抓不到他的把柄,诬陷无门;陈廷敬明晓事理,百分百被定罪的事,他一概不做;陈廷敬知难而退,懂得隐忍,才使他能屈能伸,免得杀身之祸。

      通过借鉴陈廷敬的官场之路,我们能从其中发现不少人生道理。

      例如如今社会竞争激烈,残酷,充足的知识储备是出人头地的基础;除了真才实学,学会忍耐寂寞,抓住时机也是竞争的必要手段;当有一定成就后,为人处世便要讲究一个“稳”字,“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稳重使人头脑清醒,思考问题更加周全,避免得了犯大错误;在功成名就之后,要懂得学会保全自身,学会隐忍和退让,人的一生,只有拿得起放得下才不至于陷于患得患失的痛苦之中。

      最后,我想用《大清相国》封面上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读后感:“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得官多懦,陈廷敬使德官,却不失铁腕”。

相关文章

  • 读《大清相国》有感

    偶然的一次机会,在母亲办公室发现了这本书,起初只是把它当做打发时间的读物,可没想到一读起来就愈发不可收拾,直...

  • 读《大清相国》有感

    这几年,看书印象比较深刻的两个人:张居正,陈廷敬。张居正是陆续看了好几年的,陈廷敬最近才开始看。 这两个明清的相国...

  • 大清相国 有感

    大清相国 主要说的是陈廷敬的在康熙皇帝前为官的故事,体现主人公随着时间变化,心智的变化,从冲动少年变成老成持重的人...

  • 读《大清相国》

    陈廷敬在官场中悟到“等,忍,稳,狠,隐”五个字。 在我看来,等,是在才华得不到施展,不被重用的情形下,不急躁,不愤...

  • 读《大清相国》

    买了两月一直不能静心看完《大清相国》这本书,小说要集中时间来读。后来终于集中一天时间看完了《大清相国》,与...

  • 读《大清相国》

    2016年底购入的书,一直没读。 上周末,花了一个下午和一个通宵读完了,48万字。 之所以半天一夜里读完,故事性强...

  • 六十六[读书感怀3]人生最难得不忘初心

    读《大清相国》有感 读书最大的好处,不是炫耀懂多少知识,吹嘘读多少著作,而是透过文字复活一个鲜活的...

  • 我们的选择 ——读《大清相国》有感

    《大清相国》是湘籍作家王跃文的长篇历史小说。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再现出三...

  • 大清相国

    近来看了王跃文先生的长篇小说《大清相国》。感受颇多,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为官的一条重要准则“看破不说破”。书中的主...

  • 大清相国

    奔着御史大夫王大人推荐的书,认真读完,从相国陈廷敬来说,历史上的真人物,他入仕五十三年,历任康熙帝师,工、吏、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大清相国》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fl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