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小文我还是纠结了很久的,冯唐的那句话: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允许自己有写出世上最烂的垃圾的自由。激励了我,让我迈出了写一写关于最近的读书感想的一步。
我的读书兴趣培养过程
细细想来我还是读了不少书的。小时候我读的书比较少,现在想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读书速度奇慢。
我们的大脑比我们的眼睛对信息处理的速度快得多,读的比较慢的话,大脑很快就会厌烦,对书中的内容感觉无趣,慢慢的我们会形成一种读书很无聊的看法,这个看法会影响我们以后一生读书的数量,不可谓不重要。
让我们的眼睛摄取文字的速度尽量跟上我们大脑处理文字的速度,大脑会集中精力在书籍上,相较之下不容易产生厌倦和走神的情况。在明白这点之后,我逐渐培养了阅读兴趣,并且读的书越来越多了。
我为什么读书
通过满足好奇心培养读书兴趣
我们总想尝试没吃过的美食,没去过的风景名胜,没玩过的手机游戏,没用过的新产品。
读书也一样,通过书籍这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我们可以尽情遨游于未知世界里,不断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这是最接近我们内心需求的读书理由,人类总是充满了欲望,我们的行动则是为了不断满足我们的欲望。通过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我们打开了培养读书兴趣的大门。我们可以通过从我们喜欢的领域开始读书,在喜欢的领域我们是充满好奇心的。
以喜欢的领域为导火索,引领我们遨游书海,探索未知世界。关于读书的用处,我想从一个小故事开始,这是心理学家的一个实验。
先把一个跳蚤放在一个玻璃杯里,跳蚤很容易从杯子里跳出来,多次重复依然如此。接下来把跳蚤放在玻璃杯里并在杯口盖上透明玻璃片。“啪”的一声,跳蚤重重的撞在了玻璃片上,掉了下来,它十分困惑,但是一直尝试。在一次又一次的碰壁过程中,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它开始根据玻璃片的高度来调整自己跳得高度。过了一些日子,心理学家发现跳蚤再也没有撞到玻璃板,于是把玻璃板轻轻移掉了,可是跳蚤还是在原来的高度继续蹦跳。三天以后他发现跳蚤还是在那个高度蹦跳,一周以后依然如此,跳蚤已经无法跳出玻璃杯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限制我们自己的并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认知能力。
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挫折,很像不断撞击玻璃板的跳蚤,而后像跳蚤一样,我们认为自己根本不行,即使以后遇到我们能力范围的事情,我们也不去尝试,从而错过了很多机会,造成了平庸的一生。
读书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突破认知陷阱,让我们的人生呈现更多的可能性。
读《把时间当做朋友》会对时间的认知更加深刻,里面提到的核心观点是记录时间,用到的方法是时间-事件日志,其实我们对时间的感觉并不准确,通过对时间的记录我们自然而然的理解了时间应该如何运用。
读《认知突围》让我们明白了对于我们觉得重要的事一直采取拖延而不去做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懒,懒只是借口,为了保证我们的行动和我们思想的一致性,我们的大脑会对我们的行动合理化,根本原因是我们根本不认为那是件重要的事,对于我们内心深处认为真正重要的事我们会马上行动。
摆脱愚昧
前些日子发生的一件事简直让我惊呆了,我居然听到一个人说太阳围绕地球转,他的理论很简单,每天太阳从东边升起,有从西边落下不是很有力度的说明了太阳围绕地球转么!我没有反驳他,默默的走开了,我知道和他讲哥白尼的日心说毫无用处,就像你对有神主义论者解释世界上本没有神的理论一样苍白无力。
这件事真是触动到我了,原来人也可以无知到这种地步,我深刻的认识到愚昧是多么的可怕,知识是多么重要,书籍是多么的必不可少。世界、社会的底层规律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的。
读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了解人类如何演化,如何成为地球的主宰,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这本书讲述的就是人类社会运行的底层规律,这类书都是我们应该读的。套用2/8法则,这类书是用百分之二十的经历可以取得百分之八十的效果。
最后用董卿一句话结束本篇小文。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刻给你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