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营造法式》《亭》《柱》《营造法源图解》——几本古建书

《营造法式》《亭》《柱》《营造法源图解》——几本古建书

作者: 浮小福 | 来源:发表于2017-11-21 14:53 被阅读0次

自从去了国家图书馆,发现有好多想看的书。办了借书证,再也没有那种去书店和去图书馆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了。还记得小妹之前说她每次逛书店就想上厕所,也许也和我的感觉是一样的吧。

之前也是因为看书没准点,怕是借了的书没翻几页就到期要还了,现在基本能保证固定的看书时间。借书的期限倒变成了一种督促,挺好。

最近借的书都是关于古代建筑类的。上个月看过的一本《营造法式新解》,虽然作者试图要把宋代《营造法式》一书用现在言语讲述清楚。但书籍终归过于专业,如果没有古建构件的专业知识,看不了几页就混乱了。书中最大的不足就是没有足够的图片说明。即然建筑是一门艺术,那直观的图片总是能让人清楚的分辩出古代建筑里的各类名词,一张图要胜于一段文字的描述。所以这一本,看到最后已经混乱了。

后来又借了两本,都是清华大学楼庆西教授的古建书,一套中的两本:《柱》和《亭》。自己的书架上还有一套楼老师的古建知识丛书。也是因为这套书才让自己越发喜欢古代建筑,也把自己带入了故宫的大坑。楼老师的所有书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图多。文字加实例,让人一看就明白,再加上老师偶而的几句幽默词句,也会让人边看边乐有趣不已。

这两册小书《柱》主要集中讲了柱子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多属于学习知识点的书。新学到的有墓表,栓马柱。也算是收获。《亭》则以鉴赏为主,介绍了好多皇家或江南园林里的亭。看到苏州拙政园时,也能想起两年前和同学一起去苏州的情景,虽然那会也看不出名堂,但也能从景致中感叹一下风景的独特和设计的巧妙。

目前还在看的有一本《营造法源图解》,也是一本好书。从古建的木作谈起,对于工人们口口相传的建筑技巧逐一进行了解释,并且都配了图。今天带在包里,打算最近在上下班的地铁上看。虽然作者一再强调这是苏州园林古建的技法,与北方会有所不同,但也不妨碍借由基本的建造手法去看故宫的宫殿建筑。之前有听过一次讲座,讲座的老师有粗略地谈到古建里只要确定了间数/柱粗就能确定所有建造材料的尺寸,当时觉得不可思意,觉得好神奇。

现在再回过去想想,如果是按宋《营造法式》执行,可不就是所有木料的大小尺寸国家都是规定好的。如果不按《法式》,在年久的制作过程里,也有规矩在约束着各个构件的尺寸,也许不光是为了能让榫卯结构更精准的连接在一起,也有在力学上的承重经验的积累。

有时觉得古建很有趣之处在于,很像是小时候玩的积木,一件件扣合在一起,就能屋起堂建。榫卯精确的插在一起又让人感叹工匠设计的巧妙。

相关文章

  • 《营造法式》《亭》《柱》《营造法源图解》——几本古建书

    自从去了国家图书馆,发现有好多想看的书。办了借书证,再也没有那种去书店和去图书馆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了。还记得小妹之...

  • 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没有之一,至今为止,能读懂他的人仍寥寥无几,即便是堪称通晓中国古代建筑...

  • 《营造法式》

    开始非常好奇这个名字到底是什么来头,网上搜了一下,直呼孤陋寡闻!《营造法式》记录的是中国古建筑高度标准化的设计。说...

  • 《踏雪寻梅图》

    这节课开始介绍点景法了。屋宇为点景之一,是老师最先介绍的一种点景。 中国古建筑结构种类繁多,《营造法式》及《清式营...

  • 读《营造法式》有感

    《营造法式》是一本值得我们好好花时间去慢慢品茗的好书。它是代表我国古代建设科学与艺术巅峰状态的典籍,记载着宋代...

  • 《营造法式》与六和塔砖雕之走兽

    六和塔砖雕之走兽 附营造法式走兽

  • 李诫

    李诫是我国北宋的一位杰出的建筑师。他尊重科学、注重实际,编写了《营造法式》,对我国古建筑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古建筑知识 | 柱

    在《营造法式》中曾提到:凡用柱之制,若殿阁,即径两材两栔至三材;若厅堂柱,即径两材一栔;余屋,即径一材一栔至两材。...

  • 行走郑州,读懂《营造法式》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河南郑州自古以来就涌现出许多影响深远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等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多年...

  • 歇山方亭营造技艺 -江苏传统建筑和园林营造技艺 网络培训课程摘

    中国古建筑的营造技艺,主要由木作、瓦作、石作组成。江苏传统建筑中以“香山帮传统做法”最为闻名,其营造的古典园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营造法式》《亭》《柱》《营造法源图解》——几本古建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kw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