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初见
从影视的背景、人物和意义,看《攀登者》的价值

从影视的背景、人物和意义,看《攀登者》的价值

作者: 夏秋末 | 来源:发表于2019-10-22 15:11 被阅读0次

《攀登者》作为国庆档三部献礼电影正式登陆影院的作品之一,是由徐克导演监制、李仁港导演执导、阿来编剧,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等为主演的一部影片。国庆期间,我抽空看了这部融合冒险、爱国与爱情元素的电影,也有一些震撼和感想。

电影的情节是这样的,1960年,方五洲、曲松林、杰布3人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但由于未留下影像资料,始终未得到国际的认可。内心饱受煎熬的他们,在国家的感召下,于1975年组织队员重新攀登,最后9人成功登顶。

一、电影背后的时代背景

任何文学创作都有其时代背景,尤其是作为一部为庆祝祖国母亲成立70周年的影视作品,其创作背景更值得我们探索。

上世纪50年代,英国和瑞士登山队先后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登顶,而他们尝试过7次北坡登顶却死伤惨重,英国人认为从北坡攀登几乎是不可能的。

关于珠穆朗玛峰的主权问题,刚建立的新中国和尼泊尔在谈判中存在着相关争议。由于1953年尼泊尔人曾从南坡成功登顶,他们向中国挑衅,认为中国人没有上去过,无法证明珠峰是我们的,中国外交使团面对尼泊尔人的驳斥理屈词穷。

于是登上珠穆朗玛峰便提升为一项迫切的势在必行的议程,它俨然不仅仅是一项人类挑战自然的活动,更是一项事关国家荣誉和外交决定权的壮举。

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内一方面是1959年西藏地区刚刚发生过武装叛乱,还有部分残存匪徒尚未肃清的不安定政治环境,另一方面中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的经济困难时期,无论是物资还是资金方面都相当匮乏。国际方面苏联与中国关系断裂,原由苏联负责的高山装备、食品等物资只能独立解决;另外对于登山这项活动来说,中国在此方面是一项空白,加上雪山恶劣的自然环境,那时的登山队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就是在此不占尽任何优势的卑劣环境下,以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为首的登山团队最终成功登上了珠峰并促使《中尼边界条约》得以顺利签署。而在本影片中,吴京主演的方五洲取材于原型王富洲,张译主演的曲松林取材于原型屈银华。

二、人物角色的塑造

1、饱受争议的一对CP—方五洲和徐缨

《攀登者》播出后,不少人吐槽方五洲和徐缨这一对CP的感情戏有点多,相对于登峰的主旨有点偏离的意味。在我看来,二者的人物塑造是那个时代舍小家为大家的众多英雄的一个缩影。

1960年登峰成功的方五洲得知未留下影像资料,国际不承认中国人登顶的事实,他的心就像悬了块石头。登山队解散后,他被分配到锅炉厂上班,业余进行讲学。当学生质问,中国人是否登上珠峰的事实时,他的心被再次牵扯着,内心深处那个不曾熄灭的登山梦再次被点燃。这就是那一代人的抱负与爱国情怀。

不是他不懂风花雪月,不是他不知道铁骨柔情。他看到徐缨时眼光中散发的光芒以及当徐缨出国留学时,他残留在眼角的那滴泪早已说明了一切。由于不朽的登峰梦,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生怕无法给对方安定的生活。因为有未竟的事业,所以他选择牺牲爱情。在家国情怀方面,他愿意隐忍15年的儿女情长,只为全情地登峰。

那个时期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他自1958年参加核潜艇设计后,隐功埋名30年,常年未回家探亲,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都是舍小家为大家的代表。

关于徐缨这个角色,更多人把她定格在一个与方五洲谈情说爱的小女人角色。抛开感情戏,她是一名气象学家。

她出国留学,或许她有机会在国外深造,可是她毅然回国研究气象学,在身体已经恶化的情况下,仍坚持为登山队员提供天气变化的信息。

在我的心目中,她应该一方面象征着那个年代本有优渥条件留在国外,却毅然决然决定报效国家的钱学森等科学家,另一方面她也是登峰过程中一些无名英雄的代表。

据记载,在第一次登峰前,许多气象、医务、后勤等幕后保障人员已经坚持在山里工作了一年多。第一次的登山团队中,原有200多人,冻伤50多人,也有老师和登山队员牺牲。任何一项壮举都是全体人员同心协力、同舟共济的结果。

我不由地想到刚刚结束的国庆大阅兵中那些默默的无名英雄,那些准备了三个月被通知由女排队员临时顶替的30多名毫无怨言的师生,那些苦练6个月、3个多月未回家,来得最早、却走得最晚,为国庆庆典演奏出慷慨激昂旋律的军乐团,那些历时9个月、尝试上百次,最终在国庆庆典上成功燃放烟花的工作者,等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为了保证国庆当天庆典的圆满落幕,国庆前夜彻夜在反复准备,只愿为祖国母亲交上满意的答卷。

从1960年的登山到2019年的国庆典礼,登山精神永不过时,它不仅仅象征着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更让我看到了一个民族,在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总能紧密团结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完美演绎的人设曲松林

豆瓣影评大家都一致认为曲松林这个人物角色塑造得特别成功。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完美诠释兄弟情、爱国情和师生情的代表。

在第一次登峰中,方五洲主动当起了“人梯”,曲松林考虑到8斤重的登山靴很重和带钉爪的情形,为减轻队友的伤痛和负担,光着脚在零下30度的恶劣环境下爬到了山顶,其惨痛的代价是十只脚趾和脚后跟冻伤,落下了残疾。

前期的他,因为15年前方五洲为了救他而舍弃摄影机,致使国家登顶饱受质疑的行为一直懊悔不已,也和方五洲因为此选择而争执。他在15年里如同行尸走肉般活在自责中,每日观察着雪山的风貌特征,曲松林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大男人壮志未酬的形象完美展现。

1973年国家再次组建登山队的消息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可是由于第一次登峰落下的终身残疾,他与第二次登峰无缘。

当他看到手挎摄影机的李国梁—这个准备用摄影机记录中国人再次登上珠峰壮举的帅小伙,闯入视野时,仿佛看到了再一次可以弥补的机会,于是他把这一希望寄托在李国梁身上,对他的标准格外的严苛。

前期的他,就像左倾的冒险主义者,急于求成,而李国梁的牺牲使他懊悔不已。当他在雪山上拉着李国梁的尸体时,我仿佛看到一个年迈的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那种落寞,张译饰演的曲松林此刻残疾的双腿仿佛重若千钧,他把一下子受打击后的人物的那种苍老的神情以及厚重的自责感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使人物形象也更加地饱满起来。

李国梁为了不给队友添麻烦,最终他选择保住了摄影机,牺牲了自我。或许,在那一瞬间,对于保摄影机还是保队友,曲松林有了更明确的答案。当他看到年轻的李国梁为保住摄影机而丧命时,他才明白了方五洲的选择,因为他们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代表。

影视中胡歌饰演的杨光也是这一代表,在登峰时把睡袋让给队友,导致自己双腿冻伤,而他的原型就是1975年的登峰队员夏伯渝,双小腿截肢后,仍在锲而不舍地登峰。

三、《攀登者》的意义

虽然在一些细节处理方面,影片《攀登者》有些不尽如人意,然而需要有这么一个时刻,把历史再现。《攀登者》通过震撼的视觉效果、强大的阵容全方位地为我们重现了攀登珠穆朗玛峰这一壮举,让我们重新追溯这样一段历史,了解影视背后的真实故事,感受到了先人寸土必争的决心和气魄。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国庆这个时刻,《攀登者》以攀登珠穆朗玛峰为题材来展示捍卫国家主权这一主题,从而引起我们的思考,唤起我们对昔日英雄的敬仰。那么,它便是一部成功的影片。

关于这部影片,想要诠释的内容太多。你从中又读到了什么?

李国梁在剧中说到:我们不经历风雨,总是在你们的庇护下,什么时候可以担负起国家的重任?这也是给当代年轻人的一个思考。

如今的山还在那里,英雄已经不在了,然而他们留给了我们不可磨灭的一笔伟大的精神财富。六十年代,面临着东西方冷战,中苏关系恶化的态势下,登山队员以“国土问题、寸土必争”的信念在登山这一空白领域创造了奇迹。

如今的中国,强大是不置可否的事实,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国际地位跟当时的中国都不可同日而语,国庆的大阅兵更是我国强大军事实力的再现,也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祖国的崛起而由衷自豪,然而我们面临的挑战却无处不在。

如今的美国围剿华为、修改留学生计划,麻省理工在中国大陆没有招一个本科生,尤其是核心实验室已经拒绝中国学者交流,一些学者的签证拒签都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

究其根源,清华大学的魏杰教授在《2019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金融政策解读》中提到,美国很担心中国挑战他的技术话语权,于是全方位阻止中国的技术进步、全面封锁中国的技术。经贸战已经发展成了技术战,贸易摩擦已经发展成了全面摩擦,而不仅仅是贸易问题。中美贸易摩擦所引发的中美关系摩擦,可能会存在较长时间,甚至在整个中国崛起过程中都将伴随着我们,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外部环境方面,我们今日的处境与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我国还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由于国外专家的突然撤走,诸多技术性问题遇到了瓶颈,所有的数据和技术必须从头再来。如今中国想要崛起也会面临美国的阻扰,技术创新依旧是我们的短板。

我们有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但在近现代却很少有此成就。“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的思想曾经占据主导地位,能潜心做学问的人很少,有太多人把精力放在了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探索方面与国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值得庆幸的是,国家一方面加大了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在北京、杭州等城市搞起了科学城,另一方面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了调整,个人可以拥有知识产权所带来的收益。

如今,无论是国家的资金支持力度方面,还是知识产权方面所带来的收益方面,科研方面相对于六七十年代方面已经有太多的改善,我们更需要传承的是为国家荣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却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的精神。老一辈科学家孙家栋、屠哟哟、袁隆平等他们毕生致力于中国各科研领域的发展,九十岁左右的高龄依然在为中国的发展继续发光发热,他们无愧于“共和国勋章”的荣誉。

未来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前仆后继,只有使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甘于奉献的精神永葆生机,才能使我们的国家逐渐摆脱西方对我们的抑制,使东方雄狮永远昂首屹立,创造出属于我们的中国高度。

作为普通人,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得失而失魂落魄、停滞不前,唯有坚持不懈,才能不断攀登更高的山峰,在工作岗位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而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做好了,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影视的背景、人物和意义,看《攀登者》的价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pq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