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养老金知识汇总
754:养老金分析: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高低差异性原因是啥?

754:养老金分析: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高低差异性原因是啥?

作者: 社保小龙虾 | 来源:发表于2023-04-29 08:36 被阅读0次

社保知识,小龙虾每日分享第754期,欢迎关注!

养老金两级差异化还是比较明显的,许多人对于养老金的差异表示不满。

养老金最高(300%缴纳)的群体(极少),工资超过当地缴纳基数3倍以上人员,以及部分私企人员(单位福利好)。

养老金正常(100%缴纳)的群体(少),养老金正常的的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以及部分私企人员(能100%缴纳的私企也不多)。

养老金最低(60%缴纳)的群体(极多),养老金极少的是大部分私企单位。

许多人认为养老金的差异性是视同缴费年限引起的,今天小编举实例和大家讨论下影响养老金的因素。

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统筹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地区性增发;(目前所有人员使用这个养老金计算公式,退休中人还有2年过渡期)

养老金=

个人账户总余额÷计发月数+

计发基数×(1+月平均缴费指数)÷2×参保年限×1%+

计发基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地区性增发。

注明:江苏过渡性养老金比较特殊,计算结果偏低,不再讨论之类。

一、退休地点的影响

退休地点不同,对于养老金的计算影响是非常大的。

一是计发基数不一样,比如2022年,上海的计发基数11396元,黑龙江的计发基数则是5865元,差距非常大。

二是视同缴费指数不一样,比如成都的视同缴费指数就是1,比如山东的视同缴费指数按照实际指数计算。

三是过渡系数不一样,比如北京天津的过渡系数为1%,云南浙江为1.4%。

四是地区性增发不一样,比如云南有独生子女基础养老金5%的增发,辽宁有35年工龄以上增发等等。

二、缴纳基数的影响

缴纳基数对于养老金计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人账户余额、月平均缴纳指数。

前者比较好理解,缴纳的越多,个人账户总余额越多,最终个人账户计算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后者是许多人难以了解的地方,简单的说:

个人每年(现实中,以月为单位计算。)参保的基数除以当年社保公布的缴纳基数,得到的数字就是当年的缴纳指数,一般在0.6到3之间。

实际上,去年云南还存在0.4缴纳,深圳也有0.28缴纳!

将参保人员所有参保年限得到的当年的缴纳指数求平均值,得到的就是个人月平均缴纳指数。

举个例子:

参保人员工资6000元,当地缴纳基数为5000元,上下缴费档次为3000元、15000元。

当单位按照3000元给员工参保的话,员工的缴纳指数就是0.6;

当单位按照6000元给员工参保的话,员工的缴纳指数就是1.2(按工资100%缴纳,不代表缴纳指数就是1);

如果员工工资20000元,单位只能按照15000元参保,员工缴纳指数就是3!

三、缴纳年限的影响

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参保年限越长(含视同缴费年限),最终计算的养老金越多!

主要体现在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及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上!

四、退休年龄的影响

不同年龄退休,计算出来的计发月数是不一样的。

比如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比如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

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小,后期延迟退休的到来,计发月数会更小。

五、关于视同缴费年限及过渡性养老金

当初,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企业退休人员同样由视同缴费年限;

现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人员同样存在视同缴费年限。

通过视同缴费年限计算过渡性养老金公式是一样的!关键在于参数的大小罢了!

不同地区对于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存在差异性:

比如某地过渡性系数按照职称计算,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职称相对较高,企退相对较低,这就导致同样的年限,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过渡性养老金更高一点。

但是,要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拥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会越来越少,最终视同缴费年限将退出历史舞台。

提个问题:

参保人员A在北京私企上班,参保人员B在云南做公务员,两人都是2014年参加工作,2044年60岁退休。

谁的养老金高?

今天的分享完毕,知道大家觉得是否有道理,或者说出你的意见与看法.

欢迎留言、转发、收藏和点赞四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54:养老金分析: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高低差异性原因是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qg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