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情绪有点容易波动起伏,起起落落,升起又散去,自我诊断大约是在迎接充满压力和要求的工作时,杏仁核控制不住自己地不断引发了原始的“打或逃”反应。

于是,自知不好为了自愈,我在这周的碎片时间里,又重温了《次第花开》、《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一平方米的静心》等的心灵书籍。
很幸运,习得一个很有意思的RAIN旁观负面情绪法,可以通过训练,使得我们能用正念与负面情绪和谐相处,获得平衡。RAIN分别指:识别(Recognition)、接受(Acceptance)、探究(Investigation)和非认同(Nonidentificaition)。
这个训练法的关键就是,不把情绪等同于我们自身的全部,而把情绪看作是一个产生于特定状况,从外面进来突然造访的客人。运用RAIN四步骤,让自己成为旁观的“目击者”,就能用正念处理一段情绪。
比如,心里感到烦躁,甚至想爆粗。
首先,识别它。“噢,它是愤怒。它在敲我家的门了。”
然后,接受它。“开门请进吧,不要拒之门外,越是忽视或者推开它可能越敲得狠。”
接着,探究它。“原来它的真面目也并非那么庞然丑恶,是由一点的不解和一点的无力、一点的惊慌和一点的悲伤组成的。”
最后,表达对它的非认同。“你可以在我家坐一会儿,但我才是这里的主人,原谅我过会儿就要请你离开了,我们平和分别吧。”
情绪的负能加剧往往源于我们不由自主的层层加码,好比因为害怕而羞愧,又因为羞愧而愤怒,我们只有剥除一层一层的附加反应,才能识别接纳,重启理性。
由此及彼,我认为RAIN四步骤其实还可以升华应用到职场的其他工作场景中去,比如避开沟通地雷,也需要我们先去识别这个信息真实准确性,然后接受有效信息里传达的行动指令,再思考一下即将做出的回应是不是出于仁慈(不相互折磨或折腾)且不被主观臆断,最后达成一致共识或者求同存异的结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