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全新的地方,开展全新的工作,几乎每一天都是新的,当然,并不是每一天都有突破,有时候是肆无忌惮的躺平,有时候是无所事事的焦虑,有时候是脸红心跳的懊悔,有时候才是踌躇满志的坚持或者是心满意足的轻盈,而有时候一天要经历以上各种状态,或者比这些还要多。
清明节,备课坐到现在,竟然越来越清醒,忽然间想起了“清明”的由来,“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禁不住肃然起敬。每个人都有多重社会角色,如何守好自己的边界,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呢?不管面对何人何事,只要满怀感恩、谦卑之心,清明便可常驻。倘若能加上“割肉奉君”般的敬畏,倒不一定能保工作、生活风平浪静,但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峰回路转。
清明,也是祭祖的日子。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烙印着5000年的中华文明,流淌着祖祖辈辈的血脉。此刻,我虽独在异乡为异客,但通过静静的冥想和跨越时空的对话,我感受到了与先辈们深深的联结,相对来说,还是连接老陈家先辈们的时候,身体感受到的力量更强大些。是啊,嫁出的闺女泼出的水,我早已经是陈门王氏了。
我不知道8年前,立志走上家庭教育这条路,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我也不知道未曾谋面的祖先,会给我一个怎样的使命?我只知道,从洛阳到无锡,我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并且同样的痛并快乐着。上学期,我给新生的自己确定了一个德育发展的方向,还在简书里调侃说,谁猜对了就请谁吃饭。有一位校长兄弟猜的是心理咨询,那并不是我的预设,谁知道不久以后便生成了这样的答案。从哪一天起,一座座新的大山便横亘在我面前,我知道,新一轮的翻山越岭,又要开始了。
记得前年暑假,在区里的师德培训会上,我以《山不过来,我过去》为题目做了分享。教育,从来都是灵魂的摆渡。奔走,表面上是为了朝向更好的教育,实际上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段时间,我的个人思绪比较纷杂,所以更多的分享,只给自己看。其实这一生我们奔波劳碌,只有自己,才是自己唯一的观众。
江苏的教育,有很多优势;无锡的教育,也有严丝合缝的体系。不过,这里家庭教育的土壤还比较贫瘠,家校合育,还没有一席之地。不过这于我而言,恰恰是远山的曙光和方向。看着自己翻山,默默地为自己鼓掌、加油、喝彩,那感觉不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