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推荐读书
理财、投资就能实现财务自由?当所有人都这么想的时候,你该换一种思

理财、投资就能实现财务自由?当所有人都这么想的时候,你该换一种思

作者: tiantianskj | 来源:发表于2018-06-26 22:38 被阅读88次

美国有个网站十分贴心,帮人一键计算要奋斗多少年才能实现财务自由。一个台湾理财作者发现了它,将计算过程翻成了中文,并按照现下台湾年轻人的平均薪资状况,用一位年满25岁、储蓄3万元,年薪7万5,每个月可以存200元(人民币)的男生为例,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如果他一直这样工作下去,每年薪水升5%,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要整整用73年才能实现财务自由。

翻译的计算过程

然而要是这位男生每个月的存款提升到1000元,实现财务自由所用的时间就能缩短一半——只需36年。理財、投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紧接着,这位台湾作者提供了理财小白指南。看到这里,绝大部分人应该都会着手研究如何理财,投资股市或者购买基金。

但是在你蒙着头奋斗或是忙着搞投资、理财的时候,你弄清楚了对你来说,财务自由意味着什么吗?

家财万贯?可以随心所欲花钱?可以购买最新商品?

有钱可不等于财富自由。作家克莱夫•汉密尔顿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市场社会,我们寻求满足却将就于富足,富有的囚徒们,我们可以自由地消费,却无法自由地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如果仅是为了能养肥银行账户、买最新的商品、被人羡慕有钱而追求财务自由,恐怕是不可能实现富有而又自由的愿望了,这样仍不过是金钱的奴隶。

那到底什么是财务自由?

美国知名理财博主、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克丽丝特尔•潘恩在她《会赚钱的妈妈》一书中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答案:

“财务自由是家庭宽裕生活,让你可以能够提前计划、提前储蓄、并且慷慨解囊、帮助他人。”

重点是慷慨生活。

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这位没上过大学、要一边照顾婴儿,一边努力找办法赚钱供丈夫攻读完法律专业的美国现代女性却靠此实现了家庭的财富自由。成为了三个孩子的好母亲,丈夫热爱的妻子,月均两百万读者关注的热门理财博主。同时,克丽丝特尔•潘恩持续将自己数年来找到的成功经验分享到自创的MoneySavingMom.com博客上,帮助更多人去实现财务自由这一美好而又惊人的目标。

《会赚钱的妈妈》是克丽丝特儿•潘恩集结自己及其他会赚钱的女性在实现财务自由道路上所收获的教训、经验、案例故事的书,它帮助人们发掘自身的赚钱能力,从探索自我开始,提出实用的建议让人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赚钱方法、给出细致的提醒教人如何保持事业的成长,激励读者如何克服恐惧、不半途而废等困难,并让人深入思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实现财务自由是为了什么。这不是一本“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经验说明书,让所有人都去炒股、买虚拟货币,而是让人专注自我、清晰热情、开阔视野。

它到底讲了些什么?

用你拿手的东西赚钱

世界上赚钱的方法多种多样。大学时,校门口有个衣着朴素的大妈,每日起早贪黑,在雾霾沉沉的大街上卖五块钱一个的肉夹馍,广受欢迎。临近毕业时却听说这位大妈不再售卖肉夹馍了,原来她已经靠此业赚够了钱把儿子送出国念书,现在孩子顺利毕业找到工作,她可以收工回家享福了。

靠肉夹馍赚到如此多的钱令人吃惊,但虽然如此,身边也没有一人想去做肉夹馍生意的,抛开辛苦不谈,对制作肉夹馍和贩卖完全不拿手才是根本理由。

不要只是觉得这个领域有商机、能赚钱就投身,往往这样会失败而归,克丽丝特儿•潘恩本人就曾犯过这样的错误,她曾从自己的经历中发现在婚纱定制领域有机可图,就创办了一个婚礼资源定制网站,打算在网上售卖婚纱,尽管她跟几个优秀的裁缝进行了合作,但是由于不懂网络营销、也不懂服装制作,她几乎找不到客源,虽然后期克丽丝特儿•潘恩投入了大量时间进行了营销学习,也得到了6件订单,但所制作的产品仍未让顾客满意,至此她发现所有的付出都收不到效益,只好难堪地结束了这次疯狂的创业。

事后,对于这段失败的经历,克丽丝特儿•潘恩在《会赚钱的妈妈》里总结道:

“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成功的商业构想,不一定适合你。选择商业构想的时候,要专注于你已经精通并且喜欢的领域。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掌握你不想要的新技能,毫无意义。”

转换赚钱模式

实现财务自由的方法在于,用剩余收入赚钱。不再是上一天班赚一天钱,不上班就没有钱。而是在你感兴趣又拿手的领域投入时间、精力和努力去创造可以产生持续性收益的产品。

例如:写一本书或几首歌、开一门课、经营一个公众号、做一款app、投资一个有前景的项目、出售自己拍的图片、买一套房子进行出租。

你并非需要直接放弃你的本职工作来进行“剩余收入”模式赚钱,在斜杠青年流行的新世代,同时做多份工作不是一个难以实现的事情 。

2016年雨果奖的获得者叫郝景芳,这位写出《北京折叠》的作者并不是一个全职作家,相反2013年时她是一边拿着仅4000块的工资上班,一边起早贪黑地写作:早上4点半起床写到7点,每天只睡5小时。写作是她的人生梦想,为此她投入了整整十年,得到了雨果奖,不过标志着她的写作事业已经水到渠成了。

但之后,她并未满足于只进行写作,在发行新书的同时,又投身进儿童教育事业,迅速组织起一支二三十人的创业团队。

这或许也是她人生梦想的一部分,不过除此之外,在一项事业成熟之后,拓展自己的边界,实现多元化的收入,也是实现财富自由的重要保障。

以上两点都是在讲述如何实现富有,而要实现自由,你应该......

简单生活,给他人生存的机会

这句话其实是克丽丝特尔•潘恩的家庭格言。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他们都在按照这句话来生活,生活拮据时——每周仅依靠35美元的家庭预算紧巴巴过日子,他们力所能及保持对教堂的捐赠;生活富有了——建立基金对他们感兴趣的慈善项目进行帮助。他们因此感到自己的价值,在我看来,这就是他们能实现富有并自由的最大原因。

金钱并不能帮人买到健康快乐,众多富豪都生活地郁郁寡欢,出生于富庶之家的太宰治,自认为没有做人的资格,一生自杀5次,对人性的质疑和失望让他怎么也抹不去生命里那股悲凉的底色。

同样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作家爱德华•奥因在以自己为原型的半自传小说《梅尔罗斯》里创造出了世界上最丧的富二代主人公——尽管身为贵族、继承了巨额遗产,但他却因原生家庭的影响过得行尸走肉,迷失自我,靠毒品和酗酒来逃避生活。

金钱不能治愈伤口、带来幸福,但掌控金钱,并用它为别人带来积极的影响,所得到的结果会大大不同。

朗•霍尔是美国的一位百万富翁,曾在商场卖罐头浓汤勉强为生,后来凭借精准的眼光买卖名画起家,在好莱坞拥有豪华的庄园。然而变得富有并没有让其人生变得幸福,反而使他疏远了家庭,与妻子情感差点破裂。后来在妻子的努力和坚持下,朗•霍尔重建了婚姻,并在乐善好施的妻子影响下,积极进行慈善活动,每周前往庇护所服务流浪汉,在那里,他遇见了让自己人生更为开阔的心灵导师——流浪汉丹佛·摩尔。这名捡棉花出生的贫苦黑人成为了他生平最好的朋友,并且在朗•霍尔痛失妻子之后的痛苦时光里,用自己的爱与智慧使朗•霍尔保持乐观,走出伤痛。

这个真实的故事后来被两位当事人写成了书籍出版,叫《世界上的另一个你》,它被称为是一本让你在残酷世界里变得强大的心灵读本,吸引了1800万的追随者阅读。我想当朗•霍尔开始放下贪婪、欲望、恐惧,并且感受到希望、爱、快乐的时候,这位坐拥豪宅的富翁才算得上是真正实现财务自由了吧。

不论拥有金钱几何,永远记住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克丽丝特儿•潘恩在自己事业建立的第十个年头计划出版《会赚钱的妈妈》一书,不仅是为了传授经验,帮助人们发现自己赚钱的能力,还是为了提醒包括自己在内忙碌着赚钱的“企业家,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为此她特意在该书的最后,写下了一份宣言,列出了九件最重要的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财、投资就能实现财务自由?当所有人都这么想的时候,你该换一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wr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