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融

作者: 汉天真 | 来源:发表于2020-09-14 17:20 被阅读0次

蒸融,游丝

蒸融。我从来没见过没听过这个词,不晓得它是从哪里钻出来的。如果我正在听写,听到它,肯定会写成“峥嵘”或“真容”,绝对不会写成“蒸融”。当然“蒸融”两个字在字面上还是很容易理解,蒸化了嘛,固态物在高温下变成了流体,或液体,甚至气体。当然“蒸”和“烧”略有区别,不是直接把东西放在火上那种。蒸粑蒸馒头这类。

如果温度没有上限,世上任何东西都可以蒸融。鹅卵石、金刚钻理论上都可以被蒸融,不融无非将热度再升高。这词首先让我想当的当然是小笼包,我最爱吃它了。最喜欢它面皮里面那一口快被蒸融的猪肉,太鲜美了。

据说,我们脚下的这地球,几十亿年后它将会被太阳蒸融掉,先变得一团稀烂,然后变成灰,变成气,在太空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因为太阳在它生命的后期或膨胀到当前几百万倍大,温度也会暴涨到极其之高,直到先把太阳系的小兄弟全部“烧死”,然后自己也再慢慢地熄灭掉,这太阳系家族从此永远地自我灭门了。任何人哪怕神仙也阻挡不了这个大自然的历史进程。

由此,可以证明宇宙间没有活的万能的神存在。如果有神存在,神肯定要出来干预,世界全毁了神们自己也没事干很无聊嘛,它们决不会同意;为什么这么大的灾难来了神都不出来阻止?因为本来就没有神。

游丝。小时经常看到这东西。印象是夏季大晴天里,一般在中午气温最高的时段,在外面经常看到,微风里,一两丈高的空中不知从哪里飘来不太规则的白丝线,不知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大多数是随风横向移动,纵向跑的很少,摇摇晃晃的走着。更不知它究竟是何玩意儿,有什么作用。有时一天里要看到很多次,一般两尺多长,很少有超过3尺以上的,在空中无目的地慢慢移动。

近30年几乎再没看到游丝这东西,原因不详。这词引申义是说,某生命垂危或身体很差之人声音非常细弱~细如游丝,不久于人世。我对这词有点敏感,因为老是吸气困难,我怀疑我声音状态正是细如游丝,但我几乎听不到自己说话的声音,讲课时,自然我也总不知道我讲了些什么,怪吧。当然学生、别人肯定还是知道的,可能至少没小到“细如游丝”,否则我经常会得到反馈,从来也没人向我建议讲课说话声音大点再大点。

“游丝”在哪篇文章里出现过,没印象。这词使用率很低。空气中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游丝?我估计是某种吐“游丝”的昆虫早已绝种了,所以再没这东西,老早这种昆虫却很多。那时小孩最怕这东西呢,大家都说它落到身上可以把人缠死,特别落到脖子上那更是非常危险,脖子会被游丝勒断。我那时也有点点怕,但总不太信,心想它像白白的茧丝一样那么柔软细小,不可能有那么厉害吧?但又从不敢尝试,怕万一被它割断了脖子呢!还是不让它落到自己身上好,它太离我近了,我就跑嘛,知道它不会主动追人的,它是瞎子;有时我们拿来长杆子把它从空中捞下来,它立即像死掉了再也飞不起来了;一般不理它,当它不存在,它并不好玩,也从无害处。

~刚才点了下百度,说空气中的游丝就是蜘蛛网破了的残留物。说的也像,但现在怎么少了那么多?户外蜘蛛网的确比以前少很多,十分之一都没有。

相关文章

  • 蒸融

    蒸融,游丝 蒸融。我从来没见过没听过这个词,不晓得它是从哪里钻出来的。如果我正在听写,听到它,肯定会写成“峥嵘”或...

  • 《那一次的回首》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

  • 《初阳蒸融接驾山》——大光

  • 《初阳蒸融接驾山》——大光

  • 了了歌

    天亮了, 夜睡了。 初阳醒了, 薄雾被蒸融了。 新的一天开启了, 可爱的人儿去工作了。

  • 阳光依旧明亮,却不再痛炙人的脊梁,变得宽怀、清澄,仿佛它终于乏力了,不能蒸融山野了,也就和山野和解了似的;...

  • 《匆匆》随想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暮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呢······” 逝者如夫,不舍昼夜。匆匆来...

  • 雨季再来

    “你看那无边光景尽荒凉, 骄阳蒸融了云彩。 一只骆驼孱弱步履, 干瘪的种子顺势滑落。 噢,是生命之重压垮了它! 人...

  • 毕业—我对你们的祝福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就如朱自清先生所写时间的稍纵即逝。 六年的时光...

  • 十月一日闻女归来——新韵

    闻女路中还,心欢绽喜颜。 化鱼切肉段,炸炖伴蒸煎。 东市挑鲜味,西街水果搬。 乐融不觉累,团聚爱心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蒸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wz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