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体制内的通货—“情面”

体制内的通货—“情面”

作者: 体制内老教授 | 来源:发表于2023-08-30 14:34 被阅读0次

卡耐基曾说“西方的杀手为金钱而杀人,中国的杀手为“情面”而杀人”,这足以说明“情面”之威力。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正往前走,要去办“正事”的,“情面”却从“后门”进来了,他就不能不回头去看一下。“情面”来“雇”你,你连头也不回一下,就会“过不去”,也是“给脸不要脸”,所以至少也得打个“照面”。然而这一“顾”一“照”不要紧,非得“照顾”一下不可。原本是“公办”的事,也就多半“公办”不成。

除非你有本事一开始就不“照面”,也许能躲过一些麻烦,可结果却是,“情面”这东西,是轻易躲不掉的,“躲得了初一,也躲不了十五”。

你的同事,亲人,朋友等等,是注定要见面的,既然终究要见面,就不能不讲“情”。况且,你今天不给他这个“情面”,那下次人家又为何要给你这个“情面”呢?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往往都是在这一来一回的“情面”中建立起来的,因此,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不能不讲情面,也不能不为将来可能的需要,暂且埋下伏笔,给一个“情面”,以供来日需要时拿出来用。

“人情大于王法”,那么,如何才能给自己挣得足够的“情面”呢?

“情”由“面”生,最主要的还是得多多见“面”,如果从来不曾见过,又怎么谈得上“情”呢?

比如,有事没事的常去串串门,走动走动,或者找各种借口“聚一聚”。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度”,必须要掌握好分寸

比如见面的次数,有事时才冒然地找上门去,便会疑心你只是在利用他;

但不断地见面,也有弊端。

第一,见得多了,难免厌烦,让人难以接受;

第二,见得多了,就容易看透,知根知底,弄不好连隐私也保不住;

第三,关系一近,难免随便,一不小心,就会伤了对方的面子,弄不好还会砸了自己的饭碗。

总之,常不见面,固然难免生疏;常常见面,也容易“熟”得烂掉。最好是亲而不近,敬而不远,若即若离,恰到好处。

相关文章

  • 体制内外

    我爸体制内,姐体制内,姐夫体制内,嫂子体制内,都不是什么官只是个普通的职员。 我,媳体制外:...

  • 两个观点

    两个观点。第一,体制内的人,吃的是体制内的饭,不能攻击体制。我见过一些体制内的人,拿着体制内的工资,却整天满腹牢骚...

  • 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保持能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

    01 保持能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是指在体制内工作的人即使离开体制,凭借自己的能力,也能比在体制内过得更好。 体制内...

  • 如何说服父母放弃「让你回家考公务员」的想法

    刚读完《万历十五年》,对“体制内”有了更深的理解。 体制内和体制外最大的区别就是:体制内坐着赚钱,体制外赚的辛苦钱...

  • 如何评价《荔枝.微课》?

    《让你在体制内好好说话的秘籍》 ~体制内职场人沟通宝典,发现体制内讲话的特点与规律!

  • 体制内Or体制外

    自打我考入体制内以来,准确的说应该是从我放弃考研的毅然投入找工作大军的大四狗生活开始,身边一直回响着“公务员好...

  • 体制内?体制外?

    你是否还对以后发展方向充满疑惑? 体制内的稳定? 体制外的高薪? 脱发君分别采访了两位刚入职场、分别是处于体制内外...

  • 体制内,体制累

    今天晚上上夜班,厂里的领导过来查岗。和我同班的同事也是刚刚才到。我呢,换上了工作棉衣就立马去了天平室。忙的不亦乐乎...

  • 体制内&体制外

    今天被这个话题裹挟,闺蜜说你也不考个公务员,多好,固定收入,旱涝保收的,不像你们不稳定。晚上回来又有朋友告诉我她的...

  • 体制内

    1. 好多人都表示今年特别丧。几次大群都是风雨欲来,最后都归于平息。有人在群里说,做事的人得夹住尾巴做人。其实做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体制内的通货—“情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xo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