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论其世

作者: 蕉下客deer | 来源:发表于2024-03-14 20:37 被阅读0次

3月15日,周五,阴,11-19度

是以论其世

最近购了三本《曾国藩传》,它们分别由张宏杰、朱东安和萧一山撰写。张宏杰出生于1972年,朱东安1939年,萧一山1902年。三人都是历史学家。张宏杰主要从事非虚构文学创作。朱东安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着重晚清阶段。萧一山一生专治清史,有“清史研究第一人”的美誉。我已读完张著,在读朱著,萧著未读。对比张著与朱著的区别,朱著最明显的特点是对历史大背景的交待,将曾国藩的为人、学术、功业置于历史大背景中进行陈述。

圣贤是以其言行影响当时和后世,而圣贤本身也是时代塑造的。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孟子·万章下)。现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也发挥了这一层意思,他在为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写的审查报告中说:“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其学说不易评论。”朱著就是从“论其世”出发,对曾国藩抱以同情而理解的评说。


朱著开篇就交待了曾国藩所处时代的三大背景:

一是政治背景:清朝政体与前代无异,但在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分配上,明显地带有种族歧视。官员编制中满人与汉人相当,但满洲贵族对汉族官吏常存有戒心,设计防范,不使他们掌握实权,尤其是军权。清朝军队有八旗军和绿营军。八旗军是正规军,由满洲贵族组成。绿营军是由地方官员领导,招募汉人军队。在清朝创建初期,主要依靠八旗。平定“三藩”后,八旗业已腐败,战斗力大大削弱,攻取战胜,全仗绿营苦战之力。但到乾隆后期,绿营也重蹈八旗覆辙,嘉庆初年镇压五省白莲教大起义,主要靠各地团练武装追堵拼杀。团练就是地方乡绅组建的民兵组织。曾国藩的湘军就是地方团练组织,国家不拨付军饷,需自行向地方政府和乡绅募集经费。因为国家和地方的正规军已腐烂得不能用了。曾国藩组建湘军时征兵条件之一,就是凡参过军者一律不得录用,以防范正规军中的不良风气带入湘军。

二是文化背景。儒家经学一直有汉学与宋学之争。汉学重考据,宋学重义理。清代考据学复兴。朱先生在书中交待了考据学复兴的历史背景。清代初期的几代帝王极力推崇宋明理学。汉族士人中有部分人不满于满洲贵族的统治,将这种情绪表现在文字中,很快遭到“文字狱”的残酷镇压。于是另一部分就采用更隐蔽、更高级但却是完全合法的斗争方式,以名物考据打击清朝统治者所刻意扶植的程朱理学。以汉、宋门派之争,曲折地表达对清朝统治者的反抗情绪。但到了晚清,农民起义频仍,加之西方列强侵略,国家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逐渐将目光转向经世致用之学。曾国藩推行的洋务运动,便是受这种思潮的影响。

三是地域背景。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偏僻的山村。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湖南的经济文化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遂使湖南人思想保守,不容易接受处部思潮影响。湖南学术界的特点有二:一是程朱理学一直处于统治地位。曾国藩进京后,其交往的多湖南学士,皆以理学修身。曾国藩日记所述的日课,也都是理学的工夫。二是注重经世治用之学。这两项学问贯穿曾国藩一生。

湖南西部和南部多民族杂处,分别与川、黔、两广接壤,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一遇天灾人祸,往往发生起义或动乱。湖南地区的乡绅在这种动乱频繁的不安定的社会环境下,积累了丰富的团练和剿匪经验。太平天国起义就是在广西金田发起的。论太平天国的起因要追溯到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广州是中国的唯一对外口岸,不少物品通过湖南、广西运往广东。鸦片战争后,外贸中心渐次移至上海,广州贸易锐减,昔日运输线上的水手、驮夫陷于失业。同时,鸦片战争时曾招募大批勇丁,战后骤然裁员,也使一大批人无以聊生。于是走投无路的人就联合起来造反。广西起义如火如荼,广州、湖南也不时发生起义,战势紧张。


晚上,夫请我吃必胜客,趁此偷学厨艺。下回,我也要在披萨里加点菠萝丁和蓝莓片。

相关文章

  • 开篇

    当今之世,风水之术只余其形,其神早已失传,皆因世人多持无神论,是以精髓已不存。今若论之,则必持有神论,方可深入。世...

  • 拾烟笔记·读《陶庵梦忆》

    文/寻常 《孟子·万章下》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又清章学诚于《文史通义》中道:“不...

  • 2016-10-2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名言解释: 战国·孟轲《孟子·万章下》 这几句大意是:吟咏他...

  • 《饮酒》

    一读诗:要求韵脚重读。 二,品诗。孟子曰:颂其文,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可见 孟子认为,文学作品...

  • 《剑魂箫韵:龚自珍传》有感(2)

    文/酒七 通过近代史思想的学习了解到龚自珍,但如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所谓知人论...

  • 品悟《内经》——不劳目不动心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嗜欲不能劳其目”...

  • 世无闲人〈藏头诗〉

    世逢知己少亦难。 无边岁月醉人间。 闲谈勿论时事非, 人道天道知其艰。

  • 2022-10-01

    《三松堂自序》冯友兰 8个笔记 >> 其意盖欲使后之读其书者,知其人,论其世,更易知其书短长之所在,得失之所由。 ...

  • 品悟《黄帝内经》——不劳目不动心

    品悟《黄帝内经》——不劳目不动心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

  • 随想录4:生命主体

    李泽厚的人类学历史主体论是以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与其他生物的分离作为理论起点,因为他要建立其认识论、伦理学及美学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是以论其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bw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