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已然16年,在教学的路上走过弯路,有过迷茫,静下心来想想这些年的教学弯路和经验!
这两年就真如拨开迷雾一样,无论平均分和优秀率都不再困惑我,三十二个班,上次三四名,这次一二名,而且平均分高出七分,想想哪些值得记录下来,日后继续采用。
只要你认为重要的一律拿到课堂上处理
学生的作业只是发现问题,孩子们没有时间反思,所以课上反思,解决问题,之前,忽视作业,认为孩子们完成了作业就好了,但是对于出现的问题,只是让孩子们红笔纠错了,但是,错,依然是错,就算老师讲了,可能依然不懂,所以采取先自我反思,再解决问题!组内讲解或者问老师!
对于课文的处理,先以语篇的处理方式处理,教给孩子们答题技巧,如何找到依据。
课文的重点也是先自己找,后组内讨论,最后老师提炼。
看了看作文的差距,由于平时注重作文的训练,所以作文很占优势,有的班才九点多分。原来说的多,练得少,教给学生怎么写,以为学生会了,其实学生不会写,所以还得一遍遍的写,上作文课!
课文的背诵是很重要的,回家默写和只背不写,是无效作业,所以,到学校默写,纠正错误。
考前,学生自己默写了两遍单词,再听写时,不再简单听写单词的拼写,而是句子的翻译和短语的搭配和动词的运营。
心里始终记住课标,名词考什么,动词考什么,形容词怎么考,无论是学的时候还是记的时候都告诉学生考查方式。
初学单词就要求学生会写会用是不符合认知规律的,原来花一节课学一个模块的单词,收效甚微,学生根本记不住。
听说课的听力和读写课的听力,甚至听力测试的习题都不放过听,因为,学生只有听到标准发音,才会说出地道的英语。
说说曾经的弯路,上课的时候讲的多,怕学生背不过课文,上课教给孩子背诵课文,也只是我会背了,上课给学生一遍遍的讲解习题,也只说明我非常熟练了,学生依然是没背过,用法依然不会!
检验学生会不会,只有让他来讲来背来说
讲什么?什么时候讲?讲知识点,讲错题,讲重点,讲习题!
背什么?怎么背?背课文,默写课文。
说什么?怎么说?说文章的答题依据,说话题的输出。
模块第一节课,告诉学生,单元目标,模块目标。
模块结束时,总结,模块话题和模块语法。
听说课,小组分任务,一起表演
读写课,阅读理解的处理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