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西藏生死书旁感

读西藏生死书旁感

作者: 兰花子 | 来源:发表于2024-04-07 19:44 被阅读0次

    很想再为这本书写次感想。

    那是一个新生儿刚从母亲子宫中分离,身上污浊之物还未清理干净的画面,随着医护一次次对其感官的刺激,终于伴随着一阵阵从这个身体的喉咙第一次发出的哭声,他在这个世界的旅程正式开启了。

    我们总是看着新生命的诞生而安抚内心对未知何时的离世的焦虑与恐惧,与已不在世的亲朋的悲伤与寄托。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代表着希望,死代表着一切归于无。

    记忆中那应该是年少时的一个冬季。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的灵堂里,很不相称地站满了黑压压穿着正装的成年人们。因为她父亲身处高位的原因,所以才有这样一种奇怪形式的“追悼会”。台上的人在麦克风前悲痛沉重地读着悼词,台下的父母亲人因过于悲伤仿佛已形神俱散,连站立都没有力气。而和她年纪相仿的三十多个孩子列队站在旁边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样压抑与悲恸的气氛中,该走的形式一样都没有落下。一群人开始排队与家属握手表示悼念。父母和外婆的两边各搀扶着一个人。母亲通红无力的手如同牵线木偶一样被举在空中,过往的人象征性地匆匆握一下便走开。只有那位满头白发,因为情绪激动已经满脸通红的外公,与每一个走过的陌生人都双手紧握,并说出一句凝重的“谢谢!”。终于到了仪式的尾声,只剩下少部分人都走到了后场的房间,等着从那个冰冷的柜子里送走今天的主角。柜子拉开了,很多平时在班里意气风发的学霸男生都怯懦地转过了身子。而当时只有十四岁的我挤到了前面,只想着再看一眼,再多看一眼她吧。

    她是我的朋友。而在此之前的两三天,我已经在这个房间从早到晚待了很长时间,和几个朋友拉开这个冰冷的柜子数次了,并试探性地曾再摸摸她已经没有温度的脸。

    往后很多年,我都会和自己的朋友讲述起那段时间的经历。若说因为她的离开让我改变了什么,那就是无法再忽视与任意伤害身边的人。从那之后的人生,无论经历过多少次亲朋的离开,也没有这最初的死别震撼。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离开的人已经离开,他们已经走上了另一个维度的旅程。而还留在这里的人,依然会顺着轨迹,循规蹈矩地走完该走的路。就像投入平静的水面的小石子,一圈圈涟漪后又恢复如初。如果说我们还在想着什么,也许就是他们依然留在我们记忆中的深情,与可以看到感知到他们还残存于世的羁绊。

    我们所有人都难逃一死,这个世界每天都有无数人来来往往,走走停停。生命的长河川流不息。一切对于自然法则来说都是无情的。

    美国诗人玛莉·伊莉莎白·弗莱(Mary Elizabeth Frye)在1932年所写的诗作《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后经日本芥川奖作家新井满以丰富的想像力,根据其创作出深刻的故事,又经古典歌手秋川雅史演唱为一首百万销量的名曲《千の风になって》,词中如此写到:

    在我的墓前 请不要哭泣,

    我不在那里 我并没有长眠,

    我已化身为千缕微风,

    翱翔在无限宽广的天空里,

    秋天里我化作阳光 照耀著大地,

    冬天里我化作钻石般闪耀的雪,

    清晨我化成鸟儿唤醒你,

    夜晚我化作星辰守护著你。

    一切能量都是守恒的。没有任何物质可以凭空消失于世。也许他们的肉身已经化作山河大地,元神已经进入轮回极乐。残存的对我们对世界的依恋,依然化作身边的一切守护着我们。而不久之后,我们也会如此。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对于前世今生,轮回转世都抱有不确定,疑惑与无法理解的观念。因为我们自投生与母体之内,经过灵转肉一道道考验与磨砺,障世之眼,灵识蒙蔽,我们已经完全对这个宇宙的原本面目的记忆已经被遮盖。所以对于这本是自然的本能,成了未知之谜,对于未知的恐惧,使我们无法安定自己的心神去面对。而因为缺乏信仰,对死亡的历程没有强大的心性与指引者。所以一次又一次地无法得到超脱与救赎,并对已经离世的人的悲痛中无法释怀。

    所以,无论是引路者,或是可以作为指导以己之力开悟的手册,《西藏生死书》是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可以有幸窥探生死之谜的老师。他从头至尾就像悠长敦厚的钵声。每一个字都让人内心无比平静。在随波逐流的生活中,为何达不到真正的安宁,如何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平静,用真正强大的心性去面对在世种种,而后穿越由生致死的空间,在平和与慈悲祥和中得到真正的超脱。

    无论我们离开这里将去往何处,请何时都不要迷失本我,让灵魂真正绽放出夺目而温暖的光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西藏生死书旁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dt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