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头条
【游记162】杨柳青

【游记162】杨柳青

作者: 扬子居 | 来源:发表于2020-04-02 13:52 被阅读0次

小学美术课本中那个抱着大鲤鱼的胖娃娃,让我记住了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是一座千年古镇,离我住的地方也就二十分钟车程,阳光正好,那就出发。

“先有杨柳青,后有天津卫。”

杨柳青对天津来说为何如此重要呢?那是因为京杭大运河。

早在隋朝,隋炀帝为了开凿京杭大运河就耗尽国力,二世而亡。

唐代不费吹灰之力捡了个大便宜,大运河就像动脉一样成为中华的南北大动脉,将南方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运往北方。

等到元明清三代,中国统一,政治中心北移至北京,京杭大运河再次成为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 而杨柳青所在的地方因为地理位置绝佳——离北京很近,又靠近大运河,便利的交通让物流人流迅速汇集,于是,这个小镇很快就成了“北方小苏杭”。

明永乐十三年,京杭大运河正式通航之后,明朝政府从南方强行移民北京,在此过程中一些南方画师来到了北方。杨柳青近水楼台先得月,接纳了这些画师,而掌握着雕版技术的戴氏一族就是其中之一。巅峰时期,戴家仅仅戴廉增画店一年生产的成品就达2000件,每件500张,共达百万幅。 当时,杨柳青画店鳞次栉比,各地商客络绎不绝,是名副其实的绘画之乡。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四大版画: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都是在明清时期伴随着漕运而发展起来的——

漕运的兴盛也使得船工们富裕起来,杨柳青石家就是一例。

雍正年间,石氏先人从山东来到天津一带操船营运;乾隆五年,家资日丰;咸丰十一年,石元俊中举,官拜工部郎中,但他却辞官不做,致力于家业,使得石家资产巨增。光绪十年,石元仕主持家业,他的夫人就是两广总督张之洞的族侄女,而他本人也多次被李鸿章和慈禧接见,一时间,石家名重津门。

石家大院是“华北第一宅”,占地7200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至今已有144年的历史。

雕梁画柱,青砖长廊,翠竹流水,典型的北方清代建筑——规模虽不及山西王家大院,但也值得赞叹了。

相关文章

  • 【游记162】杨柳青

    小学美术课本中那个抱着大鲤鱼的胖娃娃,让我记住了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是一座千年古镇,离我住的地方也就二十分钟车程,...

  • 津门游记--其一 杨柳青庄园记

    从学府乾行四十余里,远眺典雅之飞阁凌于游水之上。曰石家大院,前行十里,忽人鲜之气扑面而来,盖杨柳青庄园也,其庙栏恢...

  • 格列佛游记2020/11/10(162~182)

    我在家里面大概过了五个月之后,便开始,啊!要进行海上的运动了。而我的那些家人们虽然有一些的担心,但是他们...

  • 杨柳青

    音乐欣赏课、认识乐器笙 一、聆听《杨柳青》 二、介绍杨柳青 歌曲通过乐器曲《杨柳青》江苏地方人们对地方的热爱。 三...

  • 杨柳 杨柳

    杨柳青青 芳草如宾 迎来送往 皆为故人 杨柳青青 坠泪佳嫔 问何哭泣 郎有别情 杨柳青青 君面如尘 何不...

  • 162

    E162 An AirAsia jet which crashed last month with 162 peo...

  • 《杨柳青中计》

    《杨柳青中计》 (一) “黄昏先生,您是第一次去天津杨柳青吧?以前听说过杨柳青吗?”苏小姐坐在我身旁,丰满的身子随...

  • 行摄春天—诗情画意(六)

    天津古镇杨柳青 谭汝为先生《杨柳青古诗萃》 村旗夸酒莲花白, 津鼓开帆杨柳青。 壮岁惊心频客路, 故乡回首几长亭。...

  • 217.07.14

    162

  • 杨柳青

    梦里行千万里,醒来风尘仆仆。杨柳青,风吹空中悬,多少次,着不了地的空虚,夜以继日。我曾以为,杨柳青,风的寄望,春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记162】杨柳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fx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