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国藩眼中读书人的格物与诚意

曾国藩眼中读书人的格物与诚意

作者: 学习教育视野 | 来源:发表于2023-09-18 18:53 被阅读0次

人不读书则已,既然读了书且自命为读书人,就应按《大学》的要求去做。《大学》的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这都是读书人分内的事情。如果读了书不能联系自身,说这三件事与我有什么相干,那么读书又有什么用呢?就算是能写文章能作诗,自命博雅,亦只算得是个识字的放猪奴才!这种人岂能说是明理有用的人?朝廷以制艺取士,亦是要求士人能够代圣贤立言,能够明白圣贤的道理,按圣贤的榜样去做,如此才能居官莅民、整躬率物。如果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那么虽说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人的道理实际上却茫然无知,朝廷用这等人作官,与用放猪奴才作官有什么不同?既然自命为读书人,则《大学》之纲领都是自己应关切重视的事,这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的条目有八,依我看,这八条中能使人成功的地方,也就二条而已:一是格物, 二是诚意。格物,是有关弄清事物原理的事情:诚意,是遵循事物的原理去身体力行的事情。物是什么?物就是所谓本末之物。身体、精神、意念、知识、家庭、国家、天下都可以说是物,天地间万物都是物,日常的用物、平日的行为也可以叫物。格是什么?就是接触事物,弄清它的道理。侍奉双亲,这是事物,穷究为什么要侍奉双亲,就是格物了。跟随兄长,这也是事物,搞清为什么要跟随兄长,这也是格物了。我的心,是物体:研究自己的心理状态,广博地考察那些道德涵养等心理状态,就是格物了。我的身体,是物体,研究养生之道,又广博地考察那些站立坐卧等养生之道,就是格物了。每天所看的书,句句都是物,联系自身来思考、认真研究其含义就是格物了。以上是认识事物的事情。所谓诚意,就是遵循自己所懂得的道理去身体力行,这才是老实的态度。知句便行一句, 这才是身体力行的做法。格物与诚信并举,下学上达均在于此。

相关文章

  • 格物与诚意

    则《大学》之纲领,皆己身切要之事明矣。其条目有八,自我观之,其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曰格物,曰诚意。格物,致知之...

  • 如何修身

    儒家修身方法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通过格物致知达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是基础,诚意正心是结果。格物致知就是修...

  • 读书之道

    今日翻读《曾国藩家书》读到他认为《大学》之中最重要的两点:一是格物;一是诚意。他说格物是“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也...

  • 曾国藩眼中的读书人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曾国藩说:“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此三者缺一不可。”“...

  • 经营未来

    儒家经典《礼记·大学》里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代的读书人把这八个阶段视为人...

  • 格物 诚意

    格物,致知之事也 诚意,力行之事也

  • 格物,诚意

    曾国藩家书里面修身篇,格物和诚意是大学和中庸里所说的,讲的是寻求真理,亲身体验,想到的是唯物和唯心,教导他弟弟学习...

  • 2019-01-09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古代读书人一生的追求在今天还适用吗?人人都要去平天下吗?...

  • 曾国藩的功业是非

    在大清读书人的眼中,他是半贤,而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贤人的人,只有和孔孟他们一样的人,由此可见,曾国藩在大清读书人眼中...

  • 良知与诚意(六)

    朱子与阳明子的格物。 格物是诚意之功。 阳明和朱熹讲的格物致知是不一样的。朱子讲的格物,是去学习和研究世间的万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眼中读书人的格物与诚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gg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