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与诚意(六)

作者: 满地森森 | 来源:发表于2019-10-24 15:47 被阅读0次

    朱子与阳明子的格物。

    格物是诚意之功。

    阳明和朱熹讲的格物致知是不一样的。朱子讲的格物,是去学习和研究世间的万物,是人的脑海之外的世界。和我们的辩证唯物主义讲的物质世界是一个意思。通过研究,得到知识。知识多了,有一天就豁然贯通,于是就致知了。贯通了,心意就坚定了。然后,心就端正了。然后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

    阳明的学说是反的。大约因为他早年用了七天七夜坐着格竹子,把自己搞病了,也没格出啥知识来,就觉得这个方法不行。到后来,流放贵州贵阳的时间,他突然想到,圣人到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然后,他得出结论,圣人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圣人。虽然环境完全不一样,甚至书也没有,老百姓也是些少数民族,话都不通。但圣人绝对还是圣人。圣人之所以还是圣人的原因,在于圣人的心是一样的,始终是圣人的心肠。是见道的心,知道天理的心。圣人到了哪里,都是圣人,天理不会因为外在的环境变化,就变了。不是因为外在的环境而成为圣人,而是内心有天理而成为圣人。由此,他发展出一套新的学说,不是通过对世界的认识成为圣人,而是发展内心的天理而成为圣人。成圣的过程是领悟内心的善念而施行于外界,而不是相反。

    但是,朱子的学说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人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然后通过读书识字,老师教诲,然后知道圣贤道理,然后实践这个道理,然后变成圣人。这样讲,这个天理的来源就没有问题,是从外界来的。

    阳明认为成圣的道理无需从外界输入,那么就必须解决天理怎么从内心产生的问题。从逻辑上讲,就只能说,这个是天生的,无需外求的。恰恰中国的禅宗就是持这样的观点。所谓“自性本自具足”,所谓“心如明镜台”“本来无一物”,这种佛教的观点提供了现成的材料。而且历史上,还有陆象山的心学,可以作为参考。在这种情况下,良知的出台,和致良知的观点的出现,可以说是必然的。要不然,他的理论就说不通了。

    先不说他的理论的对错。只说这个理论必然导致的逻辑结果。

    一个是反常识,让学生很难搞得懂。让我们这些后人学起也困难。双重障碍。一个是古文,再一个是这种前现代的表达方式,和我们的课本、现在学术书完全不同,让人尝够苦头。

    二是必然导致学生去内心找良知。宋明理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学人“存天理,去人欲”,这个目标阳明也是不反对的。现在这个理论说,天理也就是良知是藏在人的内心的,那当然要想方设法去从内心找出来了。这就造成相当多的学生去空谈心性。这些学生也是冤枉。没有理解阳明的真意。当然,阳明的这种表述方式,要不被误导,也是难得很。

    历史是很无情的。朱熹的观点貌似被阳明反驳倒了,阳明的观点貌似通行一时。但到了现在,朱子的这个从外界学习知识的观点却成了现实。现在看起来,阳明格竹子显然用错了方法。坐着用脑筋格是格不出东西来的,显然应该用一系列的工具去格竹子才对。比如,去量竹子有好高,密度是多少,生长时间是多长之类。这个就是现在的科学研究方法了。还是很管用,很厉害的。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是不能尽信阳明的说法的。还是辩证法靠谱。我们要相信良知既来自于天生,又来自于实践积累,教育传承。如果全是从外来是不对的。全是在心里,也不是事实。

    所以,还是要坚持活学活用。不能尽信,可是面对这样的一座高峰,其主要思想还是要认真体会运用实践,不断加深理解的。

    以目前的体会来说,就是不要太拘泥于一些细节和论辩。比如,致知到底是什么意思等。只要知道,诚意就是慎独,就是要在己所独知之地,要对那些别人知道以后你会羞愧无地自容的想法和念头进行斗争,要克去这些错误的念头。在实践中,不断让自己的想法就是明明白白的暴露在众人面前都坦然自若,去除物欲、贪念,努力在实践中贯彻“亲民”观念,就行了,就是个了不起的人了。

    要圆熟、圆通,知道权变。也即是活学活用。这很重要,如何强调都不过分的。必须要能达到用他的观点在实践中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左右逢源的程度。既可以修身,又可以用之做事,这才是学到家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良知与诚意(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cd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