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群的小伙伴提意见,说我们的分享干货太少,能不能多分享一些干货。
这引发了我对两件事情的思考:
1、什么是干货?
2、干货为什么受欢迎
我不由想到了一个故事:
一位教授给学生们上课。
讲台上放着一个铁桶和一堆石块。教授把石块一一放进铁桶里,直到铁桶被全部装满。
教授问学生们,铁桶是不是再也装不下东西了?
是!学生们答道。
真的吗?教授问。
教授拿出一小桶碎石,全都倒进了桶里。
请问铁桶里还能装东西吗?
应该还可以吧。学生们心虚地说。
教授又拿出一小桶细沙,又全部倒进了桶里。
现在铁桶装满了吗?
装满了!学生齐声答道。
教授又拿出一小桶水,全部倒进了桶里。
这个故事和干货有什么关系?
你一定要看到最后。
如果现在,我让你推荐一本书,你会推荐我什么书?
你会给我推荐一本《offece技法大全》吗?
肯定不会!
并不是说这本书不好,但你不会把这个书推荐给我,因为这本书是纯干货内容。
一个对你产生重大影响的东西,一定是在三观方面影响了你:
1、世界观
2、人生观
3、价值观
什么叫世界观?
就是我能与多大的世界发生关系。
什么叫人生观?
就是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什么是价值观?
就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人的三观,就像石块。
所谓干货,就像小碎石、沙子和水。
如果一个桶里,我们不先装石块,而是先装满碎石、沙子和水,那么石块就再也装不进去了。
相反,如果先装石块,铁桶就会留下意想不到的空间,装碎石、沙子和水。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成人学习和小孩子学习的区别。
小孩子学习,学的是标准答案。
成年人学习,学的其实是一种可能性。
什么叫标准答案?
就是结果是确定的、唯一的。
标准答案属于一种简单体系。
什么叫简单体系?
就是,它的因果关系,可以追溯、可以模仿,你照着来一遍,就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我们说的干货是什么?
就是学完立即就可以用得到的东西。
干货当然很有用,但它往往只能解决单一场景里的问题。因为它只能应对简单体系。
所以,干货一般都有三个特点:
1.答案明确
2.操作简单
3.速成效果
这就是简单体系。
什么叫复杂体系?
就是因果关系不明确,无法复制。
著名的蝴蝶效应就是复杂体系。
天气预报也是一个复杂体系,因为它不能百分之百准确地预告天气。
教育也是一个复杂体系。你照着学霸,把他读的每一本书都读完,他上的每一门课,你也去学,你依然成为不了学霸。
人生中的每一次成功,都是一个复杂体系。就连马云都说,即使今天让他重新创业,他也无法再造一个阿里。
对,成年人的世界,就是一个复杂体系。所以,成年人的学习,也是一个复杂体系。
渴望干货,本身就是一种懒惰思维。
因为生活在简单世界,比生活在复杂世界,要轻松很多。所以,我们逃避复杂性,总想把问题简单化。
你今天读了一本书,做了一件事,你可以马上去行动,马上把学的东西想办法用起来,但你很难马上得到一个结果。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标准答案,有的只是一种可能性。
我们每天的奋斗,都是为了一种可能性在努力。
三观对一个人产生的影响,就是他看到了一种未来的可能性。
所以,不要总想着找答案。干货越具体、越实用,好像在当下带给你的感受就越深。
但时间长了,人就会陷入一种简单体系的认知方式。如果不能立刻看到效果,我就不看了、不听了、不学了。
升级认知的关键,就是要把自己的认知从简单体系升级到复杂体系,让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多一份可能性。
对,只有在三观上,对你产生影响的东西,才会真正对你有价值,让你更有可能性不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