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微信传播也有规则
2016-08-18
无论传统的4P(产品、价格、通路、促销)理论中的促销,还是发展到4C(客户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ece,沟通Communication)体系中的沟通,传播都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今的微信圈除了大众励志“鸡汤”、娱乐至死“八卦”,还有一项就是“使尽洪荒之力”的产品与服务信息的“营销传播”。
可喜的是近来微信营销传播开始摆脱“标题党”这样Low的层次,但仅仅把“宝宝的官司”与各式各样的产品与服务简单挂钩仍然让被刷屏的人们难免胃部不适。
如果”宝宝“-------------,马蓉劈腿是因为---------。
除了传播本身,你的传播还有大于零的意义么?
如何使你的传播更具备”顾客价值“呢?
1:明确传播的目标
首先是受众
现在的和潜在的目标消费者和相关人员是传播的目标受众。
这里做的较好的,大概应该算是”腾讯“推送广告,在其推送广告前有大数据分析支持的内容与目标受众的相关性。
显然作为企业为了扩大品牌影响力要求所有员工在自己微信圈内发布产品信息,其间对目标受众不加选择,甚至”恬不知耻“地要求转发,相同信息每天发3遍”美其名曰重要事情说三遍“,是不妥的。
”抢不到的理财产品!“拜托,你自己信么?如果真有这样的好事”也不是这样传播的吧“ 一定是在你的父母、亲戚、朋友间的”悄悄话“。
你以为你的朋友的脑袋也”进地沟油“了么?
结论1:你的朋友不都是你的目标顾客,甚至朋友间是做不得生意的。
其次是明确传播目的
在目标受众确定后,还要明确传播目的,即“为什么传播”。、
传播只有三个目的: 告知----让目标受众知晓;劝说----引导目标受众接受观点;提醒----是目标受众已知,但避免遗忘或难再想起。
毫无疑问,三个不同的目标需要不同的传播方式才能更好的达到目的。
结论2:传播之前确定传播目的。
瑞波忠告:微信传播要首先明确受众,把受众与普通朋友圈做出区隔。其次还要弄清传播目的。
2:设计信息
§信息内容包含能够产生预期结果的诉求或者主题 •爱, 自豪, 高兴, 幽默, 恐惧, 罪恶感, 羞耻
比如图片展示的设计,对咖啡满足人们的提神的功能需求表达地巧妙而幽默,让人忍俊不禁,无疑能够起到”劝说“的作用。
而恐惧的调调要慎用,偏偏保险行业似乎有类似偏好。
还记得“清嘴”的广告么?高圆圆那个时候还很清纯,“亲嘴”的近似发音极具煽动性!
瑞波忠告: 信息的设计直接影响传播效果。真实是设计的基础,否则微信只能“微微相信”。
3:媒体选择
对目标受众影响效率是选择媒体的重要参考。
大家或许还记得这个经典的传播,“清嘴”口香糖品牌传播的目标受众具备”大众“属性,”电视“媒体当然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一个角度,没有一种媒体适合所有的目标受众。 正因为如此,”微信“朋友圈,作为有限范围的自媒体其传播,从目标受众范围的看与产品与服务的特性息息相关。
传播者还要为“朋友”负责,上当了,人们不记得某某公司,却恨你这个“骗子”。
瑞波忠告:微信是自媒体,关乎个人信誉,传播需谨慎。朋友圈内商业信息传播,宜少不宜多。能够被接受的每周不超过1条。否则离被屏蔽不远了!
4:选择信息来源
信息以什么形象、状态出现在“目标受众”面前
为了劝说目标受众做出选择,女神范爷”美丽可以很简单“,只可惜,吸金王代言了太多产品,靠谱儿的难说。一句话”没人信“,”没人信喝水能代替整容“,还好是在中国,如果是美国,喝水没变”美丽“的女人们可以诉讼要求赔偿。
显然这两张图片告诉我们:相同的产品和服务不同的信息源选择也会有不同的效果,一个医学博士尽管没人认识却比一个”家喻户晓的明星“值得相信。
瑞波忠告:信息源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源与公众认知和常识不能相悖。
5:收集反馈信息
在传播的不同阶段及时了解传播对目标受众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从范爷与都敏君教授的联手完败,恒大的劝说基本失败,但23亿的亏损也初步达到了”告知“的作用,于是从”农夫山泉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试图撕开一个口子。可惜,农夫山泉也不是吃素的,于是上演了”找水哥“大戏。
这正是两个品牌信息反馈收集之后的调整动作。
终于,一个大佬出现了,马云出马了!
最新的消息,即使马云出马,亏损还在扩大。43亿了。难怪,看看马大款喝水时的表情吧!
说到底,目标受众是否需要一个“与农夫山泉没什么不同的什么水”
马云也不能决定顾客喝什么水!
看过恒大冰泉最新广告片的朋友们惊异的发现“全国统一零售价2元”铺天盖地而来。不是最后的希望就是最后的疯狂。
瑞波忠告:
信息传播出去后,关注传播结果。不要把主观愿望当作理性判断。
微信只是一种自媒体形式,不是万能的销售手段。刷屏的频率可能毫无意义,目标、信息设计、信息源的精准组合才能让你的微信传播更有价值。
信息反馈的收集与后续的调整保证微信传播对顾客价值传递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