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说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还记得高中时看《活着》,整一本书看下来感到有些压抑和无比真实。描写了主人公的一生,从富家少爷到普通农民,经历了身边亲人一个个离去,仍然坚强活着的故事。当时就在想这个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心中估计大概率会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后来才发现他并不老,《活着》出版时才三十三岁。
十年了,再一次看到了余华的书,经典散文《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书中他解释了自己的文风为什么从血腥到平和幸福。
当舆论把他推到高处时,解释也没有用。各种猜疑推论涵盖了真相和误差,余华在书中前两章做了说明。尼采说:“ 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回以凝视。 ”长时间写作血腥故事,几乎每天写作都会有人死去,导致余华晚上经常做噩梦,生活就在白天写小说有人死去,晚上就梦到有人追杀自己循环往复。直到神经衰弱梦到自己真的被杀死了,才意识到不能再写这样的故事情节,从此文风大变。
阅读他的散文看到他从小到大发生的故事觉得有趣的同时好像与多数人的童年相似。无忧无虑,夹杂着哭泣和欢乐的童年。
每天生活在重复的同时总是能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不信?就打开生活胶卷看看。
大多数时候人们只能记得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或有情节,或某种声音。假如把每一次心愿达成,每一次欢声笑语,争吵不休,你追我打,伤心痛苦都打包做成录像。重复观看就能看到原来生活中那些片段事情发生时我是这样的。
曾经有一次我和家人争吵,直至最后妥协,我看到这胶卷,在我的大脑中像看电影一样过了一遍,我就那样站在一块无比空旷的地方,紧接着录像带被放长,长到整个人生。处在中间的我,看到今天所发生的事情,心中微微叹息,这么一小段的插曲放在人生长河中就是一朵浪花。随后奇迹发生了,周边飘散着七彩的泡泡,泡泡里装着美好的情节,我笑了。
亲情,友情,爱情三大重要感情,带给了我们五彩斑斓的世界。生活二字只是这世界的一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