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追书”,我的简书写作连续两天没有更新。《时间的秩序》这本书读了两遍,感觉还是意犹未尽。我们可以把感情分为:一见钟情、相依相伴,甚至“深入骨髓”。一本书对于你的感觉同样如此,鸡汤励志类的书,可以让你一见钟情;拓展思维的书,可以相依相伴;更深层的就深入骨髓,它可以为你答疑解惑,解开你内心深处的人生难题,瞬间茅塞顿开,重新看见这个世界,畅快淋漓的呼吸。
与其说这是一本物理科普书,我个人更认为他类于哲学。通过对时间起源的讲解,让我们理解时间之谜,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我们和宇宙的关系。
01时间的产生。生有时,死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时间来自何处?
我的手表测量的是什么?总是向前奔跑,从不倒退的是什么?又为什么如此?许多东西都不是世界语法的一部分,而只是以某种方式“显现”。比如:操场上的一群男孩要进行一场比赛,他们要组队,通常的做法是,两个厉害的孩子会轮流挑选想要的队员,然后投硬币决定谁来开球。这个正式的流程之后,会有两只队伍。在挑选之前,这两支队伍在哪儿呢?他们并不存在,他们从这一过程中产生。
我们看到天空每天都围绕我们旋转,但旋转的其实是我们。宇宙每天的旋转景象是个“幻觉”吗?不,它是真实的,但不只与宇宙本身有关。他与我们和太阳以及星星的关系有关。我们通过理解自己是怎样运动的来理解这个问题。宇宙的运动从宇宙与我们的关系中显现。
时间从没有时间的世界中显现,与这些例子有相似之处。
02过去与未来。石头为什么会落到地面,是因为石头撞击地球时,会加热地球,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并且热量无法收回。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如果热量不存在,如果微观不聚集,石头就会永远反弹下去,永远不会停下来。让石头停在地面的是熵,不是能量。为了留下痕迹,必须有什么东西被捕获,停止运动,能量变为热量。痕迹到处都有,月球上的坑正好是对过去的冲击,大量过去痕迹的存在,让我们产生了熟悉的感觉,过去是确定的。过去和未来区别的唯一来源就是过去的低熵。
宇宙的形成是个逐渐无序的过程,就像一幅扑克牌,一开始有序,洗牌之后变得无序。并没有一双巨大的手,在洗宇宙这副牌,他自己就能进行混合,以此让世界上的事件发生,从微小到复杂都是熵增的过程。原因、记忆、痕迹、世界生成的历史不止横跨了人类历史几百年、几千年,而是宇宙故事的几十亿年。这一切只源于我们特殊的视角。就像天空的旋转只是我们奇怪的视角一样。时间的研究回到我们自身。
03人类的时间。公元1世纪在《那先比丘经》中有一个经典故事,弥兰陀王对智者那先说:“师父,您叫什么名字?”老师回答道:“大王,我被称为那先。那先只是个名字、称呼、符号、一个简单的词语,这里没有人。”
正如战车的组成,轮子是战车吗?车轴是吗?底盘是吗?战车是这些部分的总和吗?“战车”当然指的是车轮、车轴、底盘这个整体的关系,以及与我们有关的整体运转——超越这些关系与实践,并不存在一个“战车”实体。那先和“战车”一样,“那先”这个名子只不过是关系与事件的集合。
我们是过程、事件、符合物,并且受限于时空。我是那先,我的头发、指甲被认作是我的一部分,我的愤怒与梦想也是我的一部分,今天、明天与昨天都是那个我,那个思考、受苦与感知的人。大脑是一部收集过往记忆的机器,以预测未来的可能性提升了我们生存的概率,进化选择了允许它发生神经结构,我们的神经系统造就了我们的意识,接受感官刺激,加工信息,产生行为。不断调整自己,力求对摄入的信息流做出尽可能长远的预测。我们的现在充斥着过去的痕迹。对时间流逝的感知是内在的,是过去在大脑中留下的痕迹,现实只由记忆构成,记忆是痕迹的集合,是世界之无序的间接产物。
时间以记忆与预期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时间只是在人类的范畴里成为时间,记忆与预期开启的空地就是时间。
04安眠的姊妹。《摩柯婆罗多》中神灵夜叉问最有智慧的坚战,“所有秘密中最伟大的是什么?”答案被传颂千年:“每一天都有无数人死去,然而那些活着的人就好像会不朽一样在生活。”我们热爱生命,但一样也在痛苦中挣扎。巴赫在他绝妙的56号康塔塔中,把死亡称为“安眠的姊妹”。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是进化的失误。在捕食者靠近时,很多动物会本能地恐惧与逃亡。这个反应可以让我们逃离险境。大脑赋予了我们以夸大的能力预测未来,把不可避免的死亡景象置于我们面前,引发本能的恐惧与逃避。
万物皆有期限,即便是人类自身。一切都是有序的,都是在伟大与无限爱之中,驱使着我们的不停呼喊的情绪,有时很美妙。有时很痛苦,有时是一首歌。而这就是对时间的意识,我们停下来,屏主呼吸,仔细聆听,神秘的感觉到这一定是意义的源头,这就是时间的来源,乐声逐渐消失,我们闭上双目,开始休息,这合理又美妙的一切就是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