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爱》,《懂得生命》读书心得(一)
因为看《爱的五种语言》有很多豁然开朗的感觉,陈老师给我推荐了《懂得爱》这本书,我就买了一套两本书《懂得爱》《懂得生命》。
如果说《爱的五种语言》让我明白在关系里为啥感受不到爱,怎样才会感到爱以及如何爱别人,那么《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亲密关系的爱是什么,人们为什么需要爱,以及怎样再在亲密关系中发展爱的状态(不是发展“爱”)?
人类有一种根本焦虑,叫做存在焦虑,或叫本体焦虑。生命之初是一片令人迷茫的混沌,襁褓期的全然无助状态带来一种无孔不入的焦虑感,贯穿人的一生。这种焦虑以三种形式显现:死亡焦虑(命运和死亡)、无意义焦虑(空虚和失去意义)、谴责焦虑(内疚和谴责)。他们属于存在的本然,但是人们为了逃离根本焦虑,发展出了神经质型焦虑来掩盖它。用灵性的话讲,这就是跟神(宇宙能量)的分离之痛:孤独与空虚。九型人格里的四号,对这个还保留了感觉,总感觉失去了什么,所以去寻找独特和意义,其他型号已经与此完全失联。
人类大部分活动都是为了埋藏和否认这种感受,于是忙于各种琐事,以得到能与他人连结的错觉。大部分人寻找关系,他们常常试图满足扭曲的需求(替代需求)而找人照顾自己,希望别人能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他们通常把伴侣当成自己的财产(物化),从控制别人中得到虚幻的安全感,发展出以外在权力(物化并管控别人)为导向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以力量(自我接纳发展自己)为导向的生活方式。
我们日常的对“爱”的定义就是照顾。爱的五种语言:肯定的言语、精心时刻、身体的接触、服务的行动、礼物都就是照顾的五种方式。照顾别人与关怀别人不同,两者都有其用处,但是坚持照顾别人会造成问题。关怀别人,会让对方保有自己的感受,即使对方感到痛苦或难过,也不会去消除对方的感受或经验。而照顾,会轻忽对方的经验,贬低感受的重要,甚至完全不顾对方的感受。照顾者将对方婴儿化,以图疏解自己的痛苦或焦虑,心里其实是想得到被照顾者的重视。关怀别人是接纳自己和别人,照顾别人则是企图控制别人和别人的经验。
我们需要关系,需要爱(照顾)来避免感受到根本焦虑。这种爱有两种理论:馅饼理论跟空桶理论。
馅饼理论:爱可以用各种方式切割、交换。大的给伴侣,差不多大的给孩子,较小的给其他人或事。这种理论下,人会计较爱的支出和受益,不允许自己亏了。如果相应给与没有得到“公平的”(亦即“期待的”)分量,就会紧张嫉妒,讨价还价,抓狂。人会尽可能寻求别人的关注,以填补空虚感。他们的自我价值端赖伴侣、孩子或朋友为他们付出多大块的爱的馅饼而定,以爱之名开始纠缠的强迫式生活方式。
空桶理论,更多涉及亲子关系。这种观念认为孩子是空无一物的容器,父母有“责任”(亦即“义务”)用爱填满容器。这个理论假定成功的父母会填满孩子的空桶,使他们遇到伴侣时,也有能力向对方灌注这种爱,并继续传递爱给孩子。
这种理论完全依赖外在来源提供有价值的东西——“爱”。越依赖别人的爱,就越不会产生自己的爱,爱的发动机逐渐关闭,对“爱”越来越上瘾。对药头而言,越多人依赖他,他生活的安全感就大,再也不会感到孤单。
爱的状态的完整理论。“馅饼”和“空桶”理论的根源就是关系中依赖的观念,更健康的取向是在自己与关系中负起个人责任的概念,人不需要依赖别人才能存在。人不是空桶,而是根据自己的知觉和解读产生自身所有感受(包括受伤与爱的感觉)的完整生命。除非你允许,没有人可以伤害你自己,人是自己伤害自己的。人一直是完整的,只是让大部分的自己蛰伏,潜能未得实现。
当人遇见自己喜欢的人就会受到激发,从内在的核心产生爱的感受;如果有足够的自信,或者愿意实现潜能,就会以开放、脆弱的态度与人分享这种感受,建立亲密的关系。人向来有产生爱的状态的能力,只是因为恐惧或不安全感才选择关闭。
爱的状态是无限的,而不是只有一个有限的馅饼可以分配给挚爱的人和朋友,而是每一个关系都是一个完整的馅饼,可以献出对彼此的所有感受,而不会稍减对重要伴侣和孩子的爱的状态。爱的状态不但不会减损,也不会让人筋疲力尽,而是会让人愈益更新。
当人对自己的完整有信心,体认是自己产生自身的感受,并愿意分享这些感受时,就能增加自我价值感和自主性。对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父母鼓励为自己负责、支持自身行为的态度,为他们提供经验去认识自己身为人的原貌,而不是关注他们在角色中所做的事,就能培养出上述特质。人在这种氛围中,就会了解自己不是等待别人提供爱的空桶,而是很有可能让自己处在爱的状态中,他们需要的只是开启爱的状态的发动机,学会在适当的场所向适当的人以比较安全的方式表达爱。关系花园是支持这种生活教育的场所。
那怎样在亲密关系中发展爱的状态呢?这套书提供了一个沟通模式,适用于所有关系,是关系花园中的核心工具。
这个模式在个人层面是内在发生的历程,对关系层面是借由向别人袒露这个历程、对别人的经验感到好奇,就有可能建立连结、清明而亲密的关系。
这个沟通模式包括下述几个面向:脉络、知觉、解释与核对(架桥)、感受、意图和行动。它使我们从物化关系中的“独白”(彼此互相看不到真实的对方)转变成真正的对话(以我的全部真实碰触对方的真实),关键之处在于通过核对自己的解释来展示脆弱并向对方发展出好奇。
1.脉络(背景)
类似于社会角色+人格面具+内在小孩三合一形成的个人性格模式,是在当下情境中,原本具有的背景或基质,为进入的情境染上颜色。这个脉络会在无线可能的知觉中挑选你会注意的部分(即注意力焦点)。
2.知觉
我们的看、听、闻、碰触、尝、感受(眼耳鼻舌身意),会在几秒内吸收大量的信息,大部分在潜意识中运作。这些信息本身没有意义,但是我们会为这些信息赋予意义——用心智加以解释,包括过滤哪些信息,留下哪些信息。
3.解释(赋予意义)与核对(架桥)
当你观察一个人,对她坐的方式、皮肤颜色、手脚位置、衣服颜色与式样、首饰、发型、肤质以及无数其它的特征,包括她的言词与音调,都会产生知觉印象。你从这些印象中汇总出整体形象,加以解释。这些解释非关“对”或“错”,而是你对眼前图像的意义所做的最佳猜测。它们只是你了解信息的方式。
我们总是应该与人核对,看看他们是否同意各个解释。同样的,这不是对和错的问题,我只能核对看看我对你的解释版本是否符合你对自己的解释,或是我对一件事情的经验,是否符合你对那件事情的经验。如果你表示同意也不代表我是对的,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也不代表我是错的,我们只是彼此同意或不同意。当解释有差异时,我们可以对不同的观点感到好奇,便更多的学习认识自己和对方,这种非关对错的好奇态度能让我们开启持续的学习。
核对解释,以好奇和开放的心询问与倾听是把独白转成对话的关键步骤。
4.感受
解释会伴随相应感受,包括正向感受(接近对方)和负向感受(远离对方),正负向无关好坏。
孩子比较愿意表达负向感受,然后放下。成人往往不太愿意如此直接说话,然而这种表达可以促进沟通。负向感受并不表示对方是坏人或有错,只是反映出具有负向感受的人内在的评断,他因为某种理由经验到想离开的渴望。
说话者为自己的感受负起责任。“你让我觉得放松/害怕”,这样的话表示别人需要为他的感受负责。事实上,他们是让自己依赖别人而有好的感觉,或是觉得糟糕的时候成为别人的受害者。
当人学习为自己的感受负责时(也是对自己的知觉和想法负责),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自己的自主性和力量,负责地行动。
5.意图
意图是有意识的运用意志,把感受转化为行动。每一个知觉/解释/感受的综合体都有可能发展成你想怎么回应的意图。你并不是每次都必须跟随感受,人有自由意志,可以决定做出跟感受相反的行动。
同时,你应该随时准备好在对话中询问别人:“你告诉我这件事的以意图是什么?”然后再决定自己的回应。澄清意图能让沟通进入更深的层次。
6.行动
一旦你清楚了解自己的知觉、解释、感受与意图,并对他人的经验也感到好奇,付诸行动的决定就变得不复杂,更容易被别人了解,也会更有效的得到执行。
举个沟通模式的例子:我想你很害羞。我觉得不知所措,有点疏离。你害羞吗?或是发生了什么别的事?
这个沟通模式里,每个人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对对方没有责备,而且要询问对方的感受,倾听对方的表达。
借由这样的沟通,在亲密关系里翻开每一块石头,带着脆弱,直面不安和焦虑(对方可能评判拒绝或者离开),揭露自己,以此才能成长为一个自主的(不依赖别人)、个体化(做自己)的人。
这本书不是在讲怎么运营亲密关系,而是再讲如何在亲密关系中发展你自己。个人的福祉重于关系的福祉,关系是花园,我们是植物,我们借由花园来发展自己。
这本书的提供的这个成长方法,对夫妻共修来说,我个人认为非常合理且高效,因为亲密关系本身能最大程度勾起人内在压抑的伤痛,让伤痛上浮才有看见和疗愈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