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应老师小课整理
孩子玩手机或者游戏停不下来,你家遇到这样的孩子,怎么做呢?
家长去断网线?或者去骗孩子电脑坏掉,跟孩子去谈条件每天玩几分钟,考试如果考得好就多玩一会儿等等,或者用一种惩罚的方式,反正软的硬的都来。
效果怎么样呢?没效果。
为什么明明知道没有用还是会去做呢,只有一个原因,不做总觉得对不起自己身为父母这个身份,我做尽到我做父母的责任了。
所以家长要看到自己在亲子教育上明知没有效果你还去重复做,这个的背后根本就不是爱是自私,你只是为了你自己,就像打孩子骂孩子明知道这样做是不好的,你还是又打又骂这个道理一样,不是爱是自私是事实,明白这个道理你才有机会做一个彻底的翻转。
首先从根本的认知上认识到一点:你把孩子接触网络放到了孩子学习的对立面了。贴标签这样是不对的,如果你现在还是这么想,已经被时代淘汰了,现在各行各业,每个人谁能离得开网络,现在是一个无线联网时代了,你还是把这个东西定义为一件坏事情,你还千方百计的想去干预孩子。认识到我们的孩子他天生就有这样的敏感度的,能够去接触新事物,孩子接触新事物的能力是比我们大人强的多,就像我手机上很多功能,大人不明白的,孩子都知道的,他们天生就有这种探索的能力,有这种掌握的能力。
第一认知的层面,不要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而是要把网络视为是一件好事情,现在我们的孩子他自动就联网了,他自动联网了意味着跟整个世界是联通的,他就有机会拥有整个世界的资源,这个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从沟通的成次来分析,如果你的孩子他一天到晚捧着一个手机不放,打游戏打得停不下来,这个时候你要的不是去阻止他这个行为,因为这个行为是表面现象,这个行为的背后形成的成因是什么,孩子做这个行为,他的情绪状态是什么,这个行为的意义又是什么,我们要的是去探索它背后的意义。
你看到的全部都只是看到的现象,去探索一下行为背后的意义。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对他产生了怎样的意义,这个意义就是驱动力,你有没有好好的去聆听过孩子的表达?为什么玩游戏,对我有什么好处,对我的意义是什么,好处之上他又有什么好处等等。那沟通的层次在意义之上是情绪,你也可以去跟孩子探索一下,那通过玩游戏释放了他什么情绪,或者说他在玩游戏的时候,他的情绪状态是怎样子的?关于情绪的这个部分非常重要,因为情绪表示感受,连接的就是孩子的心,所以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他的心是怎样子的。
父母知道吗,很多的时候孩子玩游戏,真的是对父母的一种对抗,父母不让他做这个做那个,孩子对父母很有情绪,但是又不能指着父母骂,只有父母骂孩子,怎么办,把这种情绪宣泄到网络的世界里,通过这个游戏把它释放出来,这其实是孩子的一种自救,或者说也是在保全父母,或者说在爱父母。很多孩子他的无力感焦虑感挫折感挫败感这些感受他也都是透过游戏透过手机看看这个那个,透过看网络小说等等方式来把它释放掉。所以这是孩子们自救的一种途径,就是我通过游戏通过看网络小说等等把我内在的那种负面的东西用一个通道能够把它释放出来。
这个要看到玩游戏满足了孩子的一些什么内在需求?重要的是我们要去探索玩游戏,对孩子的意义是什么,通过玩游戏释放了孩子什么情绪或者他玩游戏的时候拥有了什么情绪。还有就是通过玩游戏满足了他内在的什么需求。有很多的孩子在虚拟的世界里的表现和现实生活中表现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说现实生活中的孩子是一个乖孩子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孩子,父母老师眼里的好孩子,但很有可能他在游戏的世界里面就是个坏孩子,是一个满口飚脏话的一个孩子,因为他的黑暗面平日被打压被教育不允许呈现,那这个部分透过游戏这一虚拟的世界,他表现出来了,这去到了沟通的最第七层黑暗面。
很多父母没有跟孩子去沟通内在心灵的部分,你不知道孩子拥有一张怎样的思想蓝图,或者说你也从来没有对于这个部分感兴趣,你只是想让孩子按照你的意愿来,不管这个孩子现在是一个幼儿园的孩子还是一个大学生。如果你觉得他脱离了你的这个标准就是一种失控,然后父母就焦虑了没有安全感了。
永远是透过外在的一个触发事件来检视自己内在的状态。父母如果自己活得很稳定,很清明,你才有能力去到孩子内在的世界,做一个探索者。
如果你能够跟同孩子好好的聊一聊游戏意义,聊一聊情绪,聊一聊需求,能够在孩子面前呈现你的黑暗面,孩子也会以同样对你敞开,以同样的频率来和你对话,或许孩子玩游戏这个事情就突然就变得充满了正面的意义,让你有机会能够深入的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再去影响到孩子的心灵蓝图。
(沟通的层次一定要结合听,否则上面老师讲的沟通层次点链接不上,扫如下二维码听《沟通的层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