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隐士归隐的目地是什么

隐士归隐的目地是什么

作者: 小丹书青史 | 来源:发表于2018-06-30 22:31 被阅读59次

      江南的雨,不似北方那么激烈,那样狂暴,但却喜欢纠缠,绝不会如北方那么爽快,必要连下个几天,中间还会偶尔休息一会儿,幸好我是一个喜欢雨的人,虽然屋子有些潮湿,但是比起太过热情的太阳,我则更喜欢雨姑娘的温柔。假如真的是一个隐士,也会选择这种环境,我曾经压马路的时候就有想过,古代的隐士,也是分好几种的。

隐士归隐的目地是什么

      第一种是真正的隐士,纵情山水,能在山水书籍中找到乐趣,不求功名利禄,如元代的梅花道人吴镇,统治者请他做官出仕也不去, 从其题骷髅辞《调寄•沁园春》对蝇利蜗名之徒的讽刺中可见出他的处世哲学:“……古今多少风流,想蝇利蜗名几到头,看昨日他非,今朝我是,三回拜相,两度封侯,采菊篱边,种瓜圃内,都只到邙山一土丘。

      第二种是当官后归隐,还要细分为功成名就,告老还乡以及对官场和仕途不满意,借归隐来逃避,功成名就之后归隐的如旺汉四百年的张良,如与西施离开勾践从商的陶朱公都是,对官场和仕途不满意而归隐的如东晋的陶渊明。

      第三种是边隐居边等出仕,遇到明君圣主就出仕辅佐,遇不到就继续隐居,比较有名的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找了一个叫做卧龙岗的地方,周围都是农民,就他一个文化人,还交一些文人朋友,经常打听国家大事,其他时间种地,弹琴,看书,等待。直到刘备在他的亲戚水镜先生和朋友徐庶的推荐下,过来寻访诸葛亮,他再和刘备来个三顾茅庐的小情节,最终以隆中对作为见面礼,随刘备征战天下。

      还有一种,他的归隐的目的就是出仕,这种人本事不大,但是会给自己造势,借周围人帮忙宣传给统治者。

      大部分的隐士都喜欢到南方,除了南方山水多,环境优美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气温了,很少有人跑到东北去隐居,虽然那里以前人也很少,生存环境是会影响到创作的作品的,南方的诗或者其他作品多是温柔细腻,愁肠百转,数不尽得风流轶事,而北方的作品则多是豪情万丈,讲述边关塞外,讲述浴血沙场的雄壮,这也和北方的生存环境有关,在没有暖气,没有空调的东北,你让一个人在刺骨的寒风中品味人生愁滋味,是不现实的。经历,是你创作的源泉,李煜为何能成为一代词帝?事因为他的亡国经历,同样是他,亡国前,他的词尽是宫廷事,尽是男欢女爱,虽然华丽,但是难登大雅之堂,然则随着大宋的一步步扩张紧逼,李煜开始愁,他的作品也开始扩大到家国,如果没有那种切身的体会,是做不出那种动人心魄的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因为有了李煜,才加速了灭国,而李煜因为南唐这个国家,才成就了他的词坛位置。

相关文章

  • 隐士归隐的目地是什么

    江南的雨,不似北方那么激烈,那样狂暴,但却喜欢纠缠,绝不会如北方那么爽快,必要连下个几天,中间还会偶尔休息一...

  • 隐    士

    隐士是天空中的明月,带给黑夜光明和美好。 古今中外,隐士很多,隐士文化也源远流长。中国最早的归隐文化可追溯到三皇五...

  • 隐士吟

    夏闲休农事,乌云遮蔽日。 千里层峰翠,山雨归隐士。

  • 【无戒学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以前工作时,就向往归隐生活,买了很多关于终南山隐士的书: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张剑峰的《寻访终南山隐士》,最后...

  • 几处农家露灯光, 犬吠虫鸣喜自量; 数千年来归隐士, 此时此景挂心上。

  • 2020-09-02

    小院初就,公号抖号归隐仙居者也,设肴其间,与董隐士白师兄论道,适抖音直播,不觉月上中天矣。 平生性本爱丘山, 归隐...

  • 打造个人品牌深度IP第6招:分享对他人有价值的内容!

    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学习口才的目地是什么?学习演讲的目地是什么?提升自我的目地是什么?打造朋友圈的目地是什么?玩转...

  • 【一分钟小说】隐士与炼金师

    终南山里有一位隐士,仿效东晋的陶渊明归隐田园。隐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忧无愁,自得其乐。 有一天,山里面来了一位...

  • 学习的目地是什么?

    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天气阴小雨 学习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初始是为了孩子,只想通过学习教育好孩子,随着学习...

  • 答疑 | 陶渊明真的那么有气节吗?

    看到有些朋友对陶渊明的隐士性情提出了怀疑,认为他的归隐是源于职位太低,薪水不够。这种认识是有特点的,但是也是不够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隐士归隐的目地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px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