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头条国学与传统文化
李军:追觅西部文化之源的哲学思考

李军:追觅西部文化之源的哲学思考

作者: cc03f1947a22 | 来源:发表于2018-08-20 09:41 被阅读64次

    我很少带着主题去旅行的。这次例外。这么多年了,身处浑厚的黄土地,接受黄河文明的洗礼,一直天真的认为,古老文化的存在本身就是文化滋养生命的根本。可有一天我在走进家乡县城的时候,被红红的一团看不清的东西刺痛了心灵。我当时就有一种强烈的感受,黄土地上的文化到底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黄土地上的传说到底展现的是当代文化的什么。这么多年了,我一直都在追溯黄土地精神。一直都渴望家乡的古老文化传承能够有机的融入进现代思维发展的洪流之中。我知道,文化的传承很多时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文化的本质就是生命存在的真谛。不管我们怎么样说教,怎么样使用文化符号的外延,但是文化的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这次外出算是公务,因为带着家乡文化的思考,带着追觅西部文化之源的梦想,我出发了。尽管我们是一个团队,尽管我们回去的调研报告需要代表团队的思想,代表团队的感情,但是作为个体的我,觉得有必要记录自己在行走过程中的真实感受,毕竟真实的生命对文化的感受是无可辩驳的,不管我们需要什么,也不管我们不需要什么。文化的本真就是一种客观存在,就是一种留给生命的客观感知。

    我们出行的主题是考察,其实在我的心里一直觉得考察只是一种术语罢了,对于文化的理解我们只能凭借感知。毕竟文化是精神世界里面对生命实体所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就像家乡的仓颉文化一样,流传了五千年,说的都是史前期的故事,但是不能否认,仓颉文化的存在对于丰富黄土地的内涵,对于讲述黄河灿烂的文明都是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我向来认为,文化的存在是用元素和符号来表达的。就像家乡的仓颉被民间传说成四眉四眼,这就是一种生命的图腾,一种文化的图腾,也是生命对生命图腾的涅槃。尽管也有人不知天高地厚的想给仓颉文化总结出什么时代的精神,这就像红极一时的于丹评说《论语》一样,最终都会掉进历史的虚无主义泥潭,会被活活的憋死不可。

    我们行走的第一站是甘肃武威,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也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节点。单就城市的名字我们就能感受到它所具有的的汉文化的味道。就像我们白水一样,当年不管秦孝公是出于怎么样的目的,是因为什么把家乡更名白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黄土塬山缺水,水便是生命期望中最主要的思维主题。几千年的故事不说了,就是现实的今天,大家难道还感觉不出来水对家乡的意义?白水无水看起来是大家无奈时候的调侃,但是黄土地上的文化却真的承载了对家乡水的思考。不说远的,就我们现在居住的条件里,水很多时候也成了每天生活的主题。

    这就是现实。就像武威这样的名字,不去理解,也不去解读,就能给生命的灵魂一种震撼。特别是在戈壁滩上建起的城市里,这样的感受就尤为的强烈。我们走进武威,干净整体的城市建设很是让我羡慕,要知道这里曾经就是戈壁,这里当年就是战场。特别是当我看到城市标志性的雕塑的时候,心里生出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愧疚,一匹骏马腾空而起,迎着东方,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是那样的威武潇洒。仔细去看,它的前蹄下竟然踩踏着一只飞燕。当时我想,要是马蹄下飞着蝴蝶那该多好,给人联想的就是大漠深处马蹄香的主题,那样的文化会是多么的和颜悦色,会是多么的美好惬意。

    然而不是,就是一只飞燕。当我看清楚了这一切的时候,脑子里马上翻腾出了曾经“马踏飞燕”的那个现代故事。多年前,当国家把“马踏飞燕”作为旅游的标志的时候,我心里还想,这是什么主题。到底我们想要反映出心灵中的什么期盼。要知道,马踏飞燕出现在武威这样的地方,又是从汉墓中出土出来的,它所象征的意义就非同一般了。我们喜欢说秦皇汉武,其实汉武大帝所演绎的就是大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尽管在那个年代出了一代骄子卫青和霍去病,尽管在那个年代我们把匈奴从地球上抹去,可是我一直在思考,眼前的戈壁为什么就能换发几千年的活力?为什么今天的武威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不单单就是一种和颜悦色的美景呢?

    不怕大家笑话,毕竟我从家乡走出,笑话已经几乎对我来说都成了常态。知道“马踏飞燕”的故事很久了,可是我真的不知道“马踏飞燕”的典故会出自武威这座现代美丽的城市。不说别的,单就是那座代表着武威历史,涵盖了武威存在的文化基因的“马踏飞燕”的雕塑,一下子就会把人们的思维提升道文化尊严的高度。武威人真的了不起,至少他们懂得当年汉武大帝一统天下考的不单单只是武力,而是把大汉文化的魅力演绎到了极致。在武威我们只做了短暂的停留,知道这里有马踏飞燕的故事,这里还有一座汉墓。我决定去看看。尽管我知道这里的汉墓肯定和家乡长安的汉墓不可以同言而语。因为这里就是当年的战场,是汉武大帝演绎大汉文化的阵地。然而当我走进几乎都不能伸直腰杆的汉墓的时候,还是被里边所出土的文物所震撼。

    也许我说的是一句玩笑,但是却真的是我当时的深切感受,我觉得武威小小的汉墓所展现的大汉文化甚至于比现在的长安大汉文化还要来得更加的浓烈一些。这些年我西部行走了很多回了,每次去都有这样的感受,觉得大戈壁上的大汉文化似乎更加的根深蒂固。尽管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尽管这里更加有条件的和异国他乡的文化相融合。然而现实不是。所以这回在武威我们尽管待的时间很短,可是留住文化的根却是我对武威最深刻的印象。我说武威人了不起,就是因为他们只是用了一个“马踏飞燕”的雕塑,演绎了一段精彩绝伦的故事,便就成就了武威当代的辉煌。

    我的家乡有字祖仓颉,那可是华夏文化之根。我的家乡有黄河,那是华夏的母亲河。我的家乡有酒圣杜康,那是文化的助推剂。我的家乡就在黄土塬上,古老的文化底蕴何是大汉文化所能包含的。然而现实就是现实,武威可以把大汉文化融进时代的潮流之中,能用曾经的文化辉煌续写当代的欣慰故事。这本身就是文化的魅力,就是文化留给我们最值得思考的记忆。离开了武威,我们来到了张掖。我不隐瞒,这些年我西部走过很多回,唯独没有去过张掖。几次路过张掖都因为有些莫名其妙的原因放弃了。记得有一回说一定要去。可到了的时候张掖下起了磅礴大雨,不得不放弃。

    张掖最著名的就算是丹霞地貌了。至于是什么颜色在我觉来那就是一种文化的演绎,是为了满足生命猎奇的需要。当时我想,作为一种天成的自然资源,文化的元素一定会少的可怜。可当我真的到了丹霞地貌的地方却发现自己彻底的错了,而且还颠覆了我多年的一种认知。我在张掖的丹霞地貌那里,第一次把自己曾经设想过的自然文化彻底的确定下来了。就是一种大自然的存在,景区的建设很简单,就和这里的人们对生命的理解一样的简单。但是令人惊奇的是这样的情形,这样的简单却从某种意义上留给了生命最为彻底的震撼,最为剧烈的撕裂感受。

    我独自一人走在大自然留下的神奇里。我感受到张掖人用生命文化所构设出来的情景。在这里看起来什么都不是,但似乎什么都是。留下的空旷,留下的单纯让我顿时觉得张掖人把文化的精髓理解的真是入木三分。他们就是用沉默,用敞开胸怀的姿态,把一种自然景象变成了自然文化。给生命带来愉悦,带来感受。我最近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可惊奇的是我在张掖的丹霞地区却忘记了一切,把所有的景点都走了一边,把所有的景色都留在了自己的相机里边。在张掖,我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什么才是文化留给生命不灭的魅力?看来,一旦文化变成自然,一旦文化变成无为,文化就真的成为了生命意志。不像现在有些人狂妄自大,觉得自己就是真理,觉得自己想象的就是文化。说的不文明一点,那是存粹的扯淡。

    第三站我们去了嘉峪关,这是万里长城最西边的关隘。我为此已经专门写过文字了。在这里我只想说,对于历史的认知其实就是对一种文化的保护。大家不会反对我这样的观点,文化就是精神的支柱,文化所要表现的就是精神的尊严,是生命和精神粘合的无形力量。在嘉峪关,给我的启示就是保护好历史,诉说好历史,历史就可以用文化的传播形式把生命的真谛留给我们,我们也有资本把历史的文化留给后代。千万不敢自以为是,动不动就把五千年的文化拿在嘴里信口雌黄,千万不敢用政治的意志来取代文化留下的精神意志。

    接下来我们去了名气最大的敦煌,我们计划是去看莫高窟的。它作为中国三大石窟之首是名副其实的。我已经去过两次了。尽管我也感觉不好,但是那和莫高窟无关。只是有些人把莫高窟的神秘演绎成了旅游的神秘,这就把莫高窟的文化变成了一种虚无。这次我没有走进莫高窟,因为距离还有八公里的时候,人家就拦住了我,理由是先去看神数字电影。我当时心里就觉得别扭,我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不是为了看电影的。是的,一种文化当被用钞票裹起来的时候,文化的意义也就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莫高窟就是在这样人为的炒作中开始失去文化的本意,从神秘变成了无趣的虚无。

    塔尔寺很神圣,我曾经在那里感受过佛文化所带来的美妙。倒不是低血糖反应被小喇嘛救过一次,而是在我觉来不管是什么,一旦文化走进其中,生命的意义就会绽放出妙不可言的魅力来的。可今天的塔尔寺已经开始收门票了,里边到处都是游人,我心中的那个塔尔寺不存在了,这里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景区了。也难怪就在寺院门口,一位小喇嘛没有好气的对我说,都是来旅游的,为什么不买票呢。是的,世界就是这样,需要什么,就会弄出什么来。佛大概没有这样的本领。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甘南,这里个我的感觉距离天国最近。尽管走在路上的感觉不是很好,总是堵车。但是当我们落脚若尔盖县的时候,同样也是被一尊城市的雕塑所吸引。一群骏马腾空而起,那种桀骜不驯,那种洒落彪悍,让我一下子觉得这里就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文化之根。雄鹰骏马,牛群羊群,一望无际的草原,还有当年红军留下的生命和足迹。当我们和若尔盖人大的同僚们敞开胸怀交流的时候,我的脑子里突然闪现出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命题,但是我觉得这就是哲学命题。若尔盖只有八万人,有着一万一千平方公里的面积,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地方,运用草原载体意识,把草原文化和民族文化融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如今的若尔盖离天边更近……

    回家的路上,我就听亚东的那首《天边的若尔盖》,天籁沧桑的声音,把一个美丽的若尔盖唱的让人梦牵魂绕的。脑子里总是想着要走的是时候,若尔盖人告诉我,他们这里不光有骏马牛羊,还有雄鹰和金雕秃鹰。是呀!生命的魅力就是力量。我在若尔盖找到了,我多想把它们带回家,带给黄土地上的那些苦苦困惑的人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军:追觅西部文化之源的哲学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rk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