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从10月16日上线,40天圈粉过2千万;
11月27日转变为网络互助形式的相互宝。
从10月16日相互保上线之日起,自己做为保险从业人员,一直在关注相互保会员的增加速度,当加入人数突破2千万时,自己深深为这个现象级的保险产品带来的影响所震撼!

0元加入,30万重疾保障,理赔简单。
这样的保险产品彻底将以往保险条款复杂、理赔繁琐的形象颠覆,从而迅速赢得潜在消费人群的认可,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相互保的客户流量已经超过一些中小型寿险公司几年及至十几年的成绩。
作为中国保险史上第一款真正意义的相互保险产品,相互保宛如流星一瞬的耀眼光环只维持了四十天,在11月27日,信美相互保险公司受监管约谈后退出相互保计划,相互宝替补上场。

1、为什么相互保得到市场认可
2018年,对于中国大众来说,或许是风险启迪的元年。
随着熟悉的演艺名人的离去,一代人正在面临告别时代的到来,这代人是60后与70后。
与从小在课堂就见过保险课本的80后不一样,与长大就有父母给存上一份人情保单的90后不一样,这一代人对于贫穷的的印象还记忆犹新,而对于风险的认知还毫不畏惧。
而这代人,又处在保险业野蛮生长的初期时代,经历过素质参差不齐业务人员的死缠烂打,耳闻过条款晦涩难懂引起的理赔纠纷,所以对于保险敬而远之、避之不及。
2018年多位名人的病逝,特别是李咏的骤然离世,使得许多人对于健康风险有了新的认识,而此时相互保的出现让市场潜在的保障需求找到了渲泄的出口。
中国保险市场奇怪的一幕:一方面消费者有需求,市场有潜力,却不相信,不敢买;另一方面却是保险销售环境改善乏力,营销员大进大出,销售难,留存难。
2、“保”变“宝”的前世今生
这一次是信美相互和蚂蚁金服迈的步子太大子,设计的相互保险产品已经超出了监管部门的理解范畴,也染指了行业既得利益者的禁脔,被约谈被退出,也是相互保的情非得己。
但相互保带来的市场震动,更确切说是通过简单易懂、低费高额、进出方便的初代相互保险产品,唤起了市场消费者的健康风险意识,这应该是最功德无量的积极作用。
当消费者有了这种健康风险意识的萌生,再深入了解,便会知道这种互助保险的局限性,主要是两点:
①60之后自动退出
②保障额度还是太低(40岁以后10万保障)
蒙学之功在于开启稚童心智,以为后来不断求学打下基础;相互保的意义也如此,更全面保障方式,还需要综合运用才行。
变身相互宝之后,这款网络互助产品今天第一个受益者得到援助。

3、风险规避的方式
人生在世几十年,遇到意外或者健康风险是很正常的,有风险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风险防护意识,没有主动规避风险造成损失的措施。
①社保:当仁不让要排在首位。有单位交城镇职工保险(即五险一金),没单位可以交城镇居民保险,一年220元,也能够报销一些健康风险产生的医疗费,特别是大病二次报销,必须要有。社会福利,是国助。
不足:有额度限制,意外风险除外。
②互助:少花钱的网络互助。如相互宝、康爱公社、e互助等,别人有难帮一把,自己有难众人帮。零星花钱,集体力量,是他助。
不足:年龄限制,保障有限。
③商业保险:非常多了,不举例了。商业保险有事赔保额,没事当攒钱。
不足:交费较多
保险是科学的家庭理财工具,拥有充足的保障之后,再去消费才会无后顾之忧。
(PS:早就想写的作业,一直拖到今天才完成,拖延症的毛病要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