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天才之旅

天才之旅

作者: 薄荷的午后休闲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4-05-24 05:47 被阅读0次

学《过秦论》时,曾听过老师提到过历史上两位天才的政治家,一个是贾谊,一个是管仲,两位都是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响当当的人物,今就以管仲为例,说一说他的生平故事。

即使无所有,有老鮑一人足矣

在盘点管仲的人生前期,可能根本看不出这个天才阶的选手,他的闪光点在哪里。

你说他有纯正血贵族血统吧,到他这里早已没落,一无事处,靠织席编履为生,日子过得窘迫甚至捉襟见肘了,有时实在无法维持生计时,就靠好友鮑叔牙接济。

尽管当时制度处于重农轻商的阶段,管仲为了改善当下的状态,还是决定经商,但这问题就来了,钱从哪里来?当然是鮑叔牙资助,当成两人合伙做生意了,而且每每到了分红的时候,总是管仲拿大头,鲍叔牙拿小份。

别人看不惯,就和鲍叔牙说,这不公平么,但鲍叔牙不介意说,管仲有老母亲要养,他多拿点也合理。

很快,由于经营不善,生意也黄了,店也倒闭了,这下鲍叔牙更是血本无归了,但他仍然释然,对管仲依旧。

后来战乱起时,管仲去服役,别人也笑他说,冲锋时,管仲总是最后一个,但到了撤退逃跑时,他是第一个,对些鲍叔牙也替他解释说,管仲身上的担子重,如果他有什么事,那他母亲谁管呢,所以也正常。

之后,在齐国纷乱,同室操戈,管仲选择了追随公子纠,鲍叔牙辅佐的是公子小白,在动乱中,管仲与公子纠逃到鲁国避难,鲍叔牙与公子小白则到了莒国,在公子昂暴毙,齐国无主的情况下,管仲与公子纠在从鲁国,鲍叔牙与公子小白从莒国,都前往齐国,在途中管仲为了护主射杀公子小白,公子小白的剑鞘救了他一命,他也靠佯装倒地逃过一劫,并较公子纠先一步赶到齐国,从此开始了齐国的霸业。

此时,又有戏剧性的一幕,公子小白继位后,重用鲍叔牙,但鲍叔牙首推的是他曾经的对手管仲,并与齐恒公列举了管仲优于他为相的诸多的优点,公子小白不计前嫌,启用了管仲,从些也拉开了霸业的帷幕。

天才政治家的功绩

战后,为使齐国尽快富强起来,达到民足、国富、兵强,管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经济方面,他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认为国家能否安定,人民能否守法,都与经济是否发展密  切相关。他废除了齐国仍保留的公田制,实行按土地肥瘠定赋税轻重的土地税收政策,使赋税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设盐官煮盐,设铁官制农具,发展渔业,由国家铸造钱币调节物价,推动商品流通;鼓励商民与境外的贸易。齐国的经济得到很快发展。

在政治方面,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21个乡。其中工商乡6个,乡民专营本业,不服兵役,农乡15个,乡民平时种田,战时当兵。国都以外划分为邑、卒、乡、县,均设官员管理。10县为1属,全国共有5属,设5位大夫管理。每年初,5位大夫要向国君报告属内情况。这就形成了对全国的统治。

在军事方面,管仲认为兵在精不在多,强调寓兵于农,把行政上的保甲制度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起来。在农乡,5家为1轨,10轨为1里,4里为1连,10连为1乡,5乡为1军。每家出1人当兵,1军为l万人。全国有3军,国君自率1军,二位上卿各率1军。每年春秋通过狩猎训练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齐国由于管仲实行改革,很快强盛起来。管仲又向齐桓公提出了实现在中原称霸的谋略,即“尊王攘夷”。所谓“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那时,西周王室衰微,造成列国互相争战。首先举起尊王的旗帜,就能借周天子之命,名正言顺地得到盟主的地位。所谓“攘夷”,是指当时我国北方的狄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战之机内侵,对各国造成严重威胁,领头伐夷就能得到各国的拥戴。

齐桓公三十四年(前652年),周惠王去世。齐桓公会同各诸侯国拥立太子郑为天子,这就是周襄王。周襄王即位后,派人送祭肉给桓公以示嘉奖。桓公在葵丘召集各诸侯国会盟,举行受赐典礼,并依据管仲的建议,订立了盟约。

至此,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还辅助王室一次,史称“九会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公认的霸主。管仲为创立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有殊勋于齐,被桓公尊为“仲父”。

当然,在历史上除了他在政治上的功绩,最令后人传颂的还有一个典故,那就是管鲍之交,书上总结了一个词叫“知我者你”来诠释他们的友谊,也是值得后人学习和敬仰之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才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vb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