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汀像一个谜,你捉不住她,她总是让你意料不到。她不过是个涉世未深的女人,一辈子在家做女儿,从来没有过自己的一间屋子,写的无非是写女流关心的家庭婚姻的琐事,可是婚嫁的事在她笔下就是不一样。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in possession of = possess
in want of = need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这是一个普遍的真理
= think= claim = reckon = deem
= I'm convinced that…
= I cling to a belief that…
=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这句话是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的开篇。乍一看,好像是每一个有钱的单身汉都想找一个妻子。
但是这句话应该这么理解,每一个女人都想找一个有钱的男人做丈夫。在维多利亚时代,女人没有工作,自然也没有了收入,女人要生活下去,必须依靠结婚的手段,依附与男人。
However little known the feeling or view of such a man may be on his first entering a neigbourhood, this truth is so well fixed in the minds of the surrounding families, that he is considered as the rightful property of some one or other of their daughter.
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已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
那时的人们对于选择金龟婿的标准首先是有钱,性情如何,学识见解还在其次,这就是维多利亚时期人们的婚恋观
伊丽莎白与白流苏
1.两人都是拥有“灰姑娘特征”的女性形象
身份低微,外表美丽
缺乏母爱关怀的庇护
经历艰辛的磨难与考验
坎坷之后终获幸福
物质依赖
伊丽莎白:在潘伯利当一位女主人倒真不错
白流苏:或许他有一天还会回到这里来,带着较优的议和条件
精神依赖
伊: “她心里只惦记着潘伯利的某一个角落里,无论是哪个角落,只要是达西先生如今呆的地方。她真想知道他那个时候心里在想什么,怎样看待她,是不是仍然疯狂地爱着她。”
白:“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
白对范的精神寄托中包含有流离失所,危城劫难,乱世求生的特殊感受,也兼容了背井离乡,尘世漂泊的苍凉记忆。
人物形象体现出的现代女性意识
伊强烈的不顺从的反抗精神
有教养,但不以柔弱羞怯示人,性格倔强,富有头脑,能言善辩,活泼幽默
白的反抗精神不是伊那样针锋相对的,而是静水流深式的反抗
二人身上都显露出女性强大的自信
伊:“她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肯定不会因为其他人对她好而轻易改变主张。”达西先生不断修正自身缺陷的过程也是他不断受到伊的影响的过程。
爱情是加法,不是减法。 (连岳)
白流苏的自信体现在与范柳原交往对情感把握的控制力上。她懂得利用天生优势,以女人柔弱示人,表面受制于人,实际以退为进,以弱胜强。
我必须承认,我以为伊是一切印刷物中最可爱的创造物,而且我真不知道怎样忍受那些连她都不喜欢的人。(1813奥斯汀致姐姐的信)
流苏离了婚再嫁,竟有这样惊人的成就,难怪旁人要学她的榜样。(张爱玲)
张:“时代的纪念碑”那样的作品,我是写不出来的,也不打算尝试。我只有些男女之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朴素,也更放恣的。
张爱玲的小说特色在于强烈的历史意识,丰富的想象,对人情风俗的熟练处理,对人物性格的深刻揭发。(夏志清)
婚恋观的共同表达
1.拜金社会中,女性面对婚恋的焦虑与挣扎,取舍与抉择
奥:大凡家境不好,又受过教育的年轻女子,总是把结婚当作仅有的一条体面的退路。尽管结婚不一定会叫人幸福,但总算给自己安排了一个最可靠的保险箱,日后不致忍饥挨饿。
张:姚先生有一位多产的太太,生的又都是女儿,女儿是家累,是赔钱货,但是美丽的女儿向来不在此例,姚先生的女儿们是美丽的瓦,不能和寻常的瓦一概而论,她们是能替父亲卖出好价钱的玻璃瓦。
为门第所限,郑家的女儿不能当女店员,女打字员,做“女结婚员”是她们唯一的出路。
我家里送我到英国读书,无非是为了嫁人,好挑个好的。
2.坚持经济条件是婚姻维系的前提基础。生活是具体严峻的,乌托邦式的精神之爱无法存活于现实中,无视经济的考虑是不理智的愚蠢之举。
18世纪的英国是一个“理性的时代”
婚恋关系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无法摆脱社会、经济因素制约的。因为婚恋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完全地超然物外。
“单身女人最害怕的就是贫穷。”
Affection is desirable. Money is absolutely indispensable.
《理智与情感》中的埃莉诺
埃处理金钱问题时从容老练,认为每年一千镑的收入足以维持生活的舒适。她从实际生活,不奢求夸张的虚幻,最终果然和爱德华靠一年一千镑的入款过起安逸平静的婚姻生活。
“两方面都是精明的人,算盘打得太仔细了,彼此都清楚彼此的底线,聪明人之间的对垒并没有多少浪漫爱情存在的空间,充其量只是高级的调情。”
虽然奥和张都在作品中讽刺的口吻嘲笑女性为金钱作出的种种不道德举止,但她们却从来没有嘲笑过为稳定的婚姻生活保驾护航的金钱本身。
婚恋观的差异表达——婚姻中的爱情
1.虽然生活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奥坚持认为爱情在婚姻中无法被金钱替代的作用。
“没有什么比无爱的结合更加痛苦的了!”
(1814奥给侄子的信)
2.金钱是婚姻存在的前提基础,爱情是婚姻幸福的必要补充
奥的理智与美好:
理智:从客观实际着眼,在周全的利弊权衡中把握婚姻的最佳着陆点。
美好:婚姻存在矛盾也没有尖锐到无法调节的地步。
奥笔下的矛盾婚姻:
1.《傲慢与偏见》中的班纳特夫妇
2.《理智与情感》中的约翰与范妮
幸福婚姻:1.埃莉诺
2.伊丽莎白
3.艾玛
诚挚的真爱是维持婚姻的纽带,因获得真挚爱情而产生的幸福感完全不等于占有金钱之后的满足感,它是一种生命激荡时的飞扬与愉悦。
张的悲观的爱情观
婚姻世界里,爱情是利益交易和谋生的工具。爱情被高度物化,不复本真的纯洁浪漫。她笔下的婚姻爱情以及整个人生都充满磨难与缺憾,男女在婚恋中都是“欲”大于“情”。
《半生缘》浑然忘我的纯洁爱情都以悲剧结局
即使爱情产生了,最终也是一场空,是经不起现实和命运深究的短暂易逝的梦。
把握婚姻的态度
成功的婚姻不是虚幻的。得到幸福婚姻的一个关键在于女性能否把握机会,积极努力,力排众议,坚持己见。
奥肯定主张女性要在正当范围内维护自身利益,为争取幸福婚姻作出努力。若女性在机会面前畏缩不前,不知进退,无论怎样的命运垂青都难以带来命运的突破。
安妮
软弱妥协的态度使得八年没有获得幸福
果断镇定理性的改变赢取幸福的机会
伊:敏感睿智的细致,坚持己见的立场,毫不退让的勇气,自尊自信的力量,敢作敢为的胆识使她最终获得真爱和幸福婚姻。
张爱玲是文字的天才,只是,少了一点诗意和美好。她好不留情面地揭露男女爱情虚假的面具和不堪一击的脆弱
The utmost of a woman's character will be expressed in the duties of daughter, sister and eventually wife and mother, if a woman happens to have particular superority, for example, a profound mind.
达西对女性的标志概括:
女性不仅要精通音乐,唱歌,绘画,舞蹈及现代语言……,她除了具备这些条件以外还必须具有真才实学,这就应当多读书,长见识。
真爱绝不迫于时间,金钱,制度以及阶层,更不迫于生活。
网友评论